汪曾祺散文精选(有味清欢)/现当代名家作品典藏

汪曾祺散文精选(有味清欢)/现当代名家作品典藏
作者: 汪曾祺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13.30
折扣购买: 汪曾祺散文精选(有味清欢)/现当代名家作品典藏
ISBN: 9787568044721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沈从文的高徒,中国现当代**作家、戏剧家、小说家,京派文学小说的代表人物及传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早年深*中国传统文化熏陶,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先生。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北京剧作家协会理事。他在短篇小说和散文创作领域成就颇高,充溢着浓郁的中国味道和灵性美质,语言平和质朴、清新隽永、娓娓而来、如话家常。著有短篇小说集《邂逅集》《羊舍一夕》《晚饭花集》,散文集《蒲桥集》《故乡的食物》《逝水》,京剧剧本《范进中举》《沙家浜》(主要编者之一),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等。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

内容简介

一九三九年的夏天我到昆明来考大学,寄住在 青莲街的同济中学的宿舍里,几乎每天都要到翠湖 。学校已经发了榜,还没有开学,我们除了骑马到 黑龙潭、金殿,坐船到大观楼,就是到翠湖图书馆 去看书。这是我这一生去过次数*多的一个图书馆 ,也是印象**的一个图书馆。图书馆不大,形制 有一点像一个道观。**安静整洁,有一个侧院, 院里种了好多盆白茶花。这些白茶花有时整天没有 一个人来看它,就只是安安静静地欣然地开着。图 书馆的管理员是一个妙人。他没有准确的上下班时 间。有时我们去得早了,他还没有来,门没有开, 我们就在外面等着。他来了,谁也不理,开了门, 走进阅览室,把壁上一个不走的挂钟的时针“喀拉 拉”一拨,拨到八点,这就上班了,开始借书。这 个图书馆的藏书室在楼上。楼板上挖出一个长方形 的洞,从洞里用绳子吊下一个长方形的木盘。借书 人开好借书单,——管理员把借书单叫做“飞子” ,昆明人把一切不大的纸片都叫做“飞子”,买米 的发票、包裹单、汽车票,都叫“飞子”,——这 位管理员看一看,放在木盘里,一拽旁边的铃铛, “当啷啷”,木盘就从洞里吊上去了。——上面大 概有个滑车。不一会,上面拽一个铃铛,木盘又系 了下来,你要的书来了。这种古老而有趣的借书手 续我以后再也没有见过。这个小图书馆藏书似不少 ,而且有些善本。我们想看的书大都能够借到。过 了两三个小时,这位干瘦而沉默的有点像陈老莲画 出来的古典的图书管理员站起来,把壁上不走的挂 钟的时针“喀拉拉”一拨,拨到十二点:下班!我 们对他这种以意为之的计时方法**没有意见。因 为我们没有一定要看完的书,到这里来只是享*一 点安静。我们的看书,是没有目的的,从《南诏国 志》到福尔摩斯,逮着什么看什么。 翠湖图书馆现在还有么?这位图书管理员大概 早已作古了。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常常想起他来, 并和我所认识的几个孤独、贫穷而有点怪癖的小知 识分子的印象掺和在一起,越来越鲜明。总有** ,这个人物的形象会出现在我的小说里的。 翠湖的好处是建筑物少。我*怕风景区挤满了 亭台楼阁。除了翠湖图书馆,有一簇洋房,是法国 人开的翠湖饭店。这所饭店似乎是终年空着的。大 门虽开着,但我从未见过有人进去,不论是中国人 还是法国人。此外,大路之东,有几问黑瓦朱栏的 平房,狭长的,按形制似应该叫做“轩”。也许里 面是有一方题作什么轩的横匾的,但是我记不得了 。也许根本没有。轩里有一阵曾有人卖过面点,大 概因为生意不好,停歇了。轩内空荡荡的,没有桌 椅。只在廊下有一个卖“糠虾”的老婆婆。“糠虾 ”是只有皮壳没有肉的小虾。晒干了,卖给游人喂 鱼。花极少的钱,便可从老婆婆手里买半碗,一把 一把撒在水里,一尺多长的红鱼就很兴奋地游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