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孩子一生的600个成语故事(春)/彩版图文天下中华成语故事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安步当车 战国时,齐国有位名叫颜斶的高士。齐宣王十分欣赏他的才华,于是 召他进宫。 颜碣信步走进宫内,来到殿前的阶梯处,见宣王正等待他拜见,就停 住脚步,不再往前走了。宣王见了**奇怪,就说:“颜斶,走过来!” 不料颜碣还是一动不动,反而对宣王说:“大王,走过来!” 宣王听了很不高兴,左右的大臣见颜斶如此狂妄,都说:“大王是君 主,你是臣民,大王可以叫你过来,你却叫大王过来,怎么可以呢?” 颜斶说:“我如果走到大王面前去,说明我羡慕他的权势;如果大王 走过来,说明他礼贤下士。与其让我羡慕大王权势,还不如让大王礼贤下 士的好。” 宣王十分恼怒地说:“到底是君王尊贵,还是士人尊贵?”颜斶理直 气壮地说:“当然是士人尊贵,君王并不尊贵!”宣王说:“你说这话有 根据吗?”颜碣神色自若他说:“当然有。从前秦国进*齐国的时候,秦 王曾经下过一道命令:有谁敢在高士柳下季坟墓五十步以内的地方砍柴的 ,格杀勿论!他还下了一道命令:有谁能砍下齐王的脑袋,就封他为万户 侯,赏金千镒,由此看来,一个活着的君主的头,竟然连一个死的士人坟 墓都不如啊。” 宣王无言以对,十分不悦。大臣们忙来解围说:“颜斶,过来!我们 大王拥有千乘(一千辆战车)之国,谁敢不服?大王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老 百姓没有不俯首听命的。你们士人太卑鄙了!” 颜斶驳斥道:“你们说得不对!从前大禹的时候,诸侯有万国之多。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尊重士人。到了商汤时代,诸侯有三千之多。如今 ,称孤道寡的才二十四个。由此看来,重视士人与否是得失的关键。从古 到今,没有能以不务实事而成名于天下的。所以君王要以不经常向人请教 为羞耻,以不向地位低的人学习而羞愧。” 宣王听罢,觉得颜斶说得很有道理,说:“我是自讨没趣。听了您的 一番高论,才知道了小人的行径。希望您接*我为您的学生,今后您就住 在我这里,我保证您饮食有肉吃,出门必有车乘,您夫人和子女个个会衣 着华丽。” 颜斶却辞谢说:“玉,原来产于山中,如果一经匠人加工,就会破坏 ;虽然仍然宝贵,但毕竟失去了本来的面貌。士人生在穷乡僻壤,如果选 拔上来,就会享有利禄;不是说他不能高贵显达,但他外来的风貌和内心 世界会遭到破坏。所以我希望大王让我回去,每天晚点吃饭,也像吃肉那 样香,安稳而慢慢地走路,足以当作乘车;平安度*,并不比权贵差。清 静无为,纯正自守,乐在其中。命我讲话的是您大王,而尽忠直言的是我 颜斤蜀。” 颜斶说完,向宣王行了礼,便告辞而去。 安然无恙 公元前266年,赵国国君赵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太子丹即位,为赵孝 成王。由于孝成王年少,**大事由他的母亲赵威后负责处理。 赵威后**贤明。她刚主持国事的时候,秦国加剧了对赵国的进*。 赵国危急,于是向齐国求救。齐国答应出兵相助,但要求赵威后必须把她 的小儿子长安君送到齐国作人质。赵威后舍不得,但听了大臣触詟的意见 ,忍痛将长安君送到齐国。齐国信守诺言,出兵帮助赵国打退了秦*。 有一次,齐襄王派遣使者问候赵威后,赵威后还没有打开书信,就问 使者:“今年收成还可以吧?百姓安乐吗?” 使者有点不高兴,说:“臣奉大王之命向太后问好,您不先问我们大 王状况却打听收成、百姓的状况,这有点先卑后尊吧?” 赵威后回答说:“话不能这样说。如果没有收成,百姓凭什么繁衍生 息?如果没有百姓,大王又怎能南面称尊?岂有舍本问末的道理?” 她接着又问:“齐有隐士钟离子,还好吧?他主张有粮食的人让他们 有饭吃,没粮食的人也让他们有饭吃;有衣服的给他们衣服,没有衣服的 也给他们衣服,这是在帮助君王养活百姓,齐王为何至今没有重用他?叶 阳子还好吧?他主张怜恤鳏寡孤独,振济穷困不足,这是替大王存恤百姓 ,为何至今还不加以任用?北宫家的女儿婴儿子还好吗?她摘去耳环玉饰 ,至今不嫁,一心奉养双亲,用孝道为百姓作出表率,为何至今未被朝廷 褒奖?这样的两位隐士不*重用,一位孝女不被接见,齐王怎能治理齐国 、抚恤万民呢?於陵的子仲这个人还活在世上吗?他在上对君王不行臣道 ,在下不能很好地治理家业,又不和诸侯交往,这是在引导百姓朝无所事 事的地方走呀!齐王为什么至今还不处死他呢?” 使者听了,一时语塞。P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