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及其创新进路研究

劳动教育及其创新进路研究
作者: 张子睿//郭传真|责编:李新
出版社: 中国书籍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4.81
折扣购买: 劳动教育及其创新进路研究
ISBN: 978750688498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章 劳动及其基本问题 大凡写一本书或一篇文章首先要回答的一 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学位论文的开题 报告也有首先回答研究目的和意义的书写规范。 于是,本书无法回避的事情就是要解决“教师如 何做好劳动教育?”这个问题所要面对的一系列 话题:劳动的价值和地位是什么?在人类发展历 史上劳动的价值是一成不变的吗?为什么要研究 劳动教育?研究劳动教育要涉及哪些问题?等等 。 因此,本书开篇就要介绍劳动的概念和劳 动的基本问题。 一、劳动及劳动的意义 劳动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实践活动,是人类 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 展的基础,主要是指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通常 是指能够对外输出劳动量或劳动价值的人类运动 ,劳动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 。按照传统的劳动分类理论,劳动可分为脑力劳 动和体力劳动两大类。 劳动是人类基本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类社 会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劳动既创造了社会 物质财富,也创造了精神财富。人类历史上的一 切文明成果,都可以最终归结为劳动创造。 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人类可以劳动 。蜜蜂制蜂巢、河狸在水中筑坝等行为只是消极 被动地适应自然界的一种动物的本能,而非在自 觉劳动意识驱动下的劳动行为。而人类可以通过 劳动活动主动改变自然界,通过有意识地制造工 具,并利用工具改变自然对象,以满足自己的需 要,这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就是真正 意义上的劳动。对此,恩格斯深刻指出两者的区 别:“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 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 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 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 差别,而造成这一差别的又是劳动。” 马克思关于劳动的定义是这样的:“劳动 ——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活动,劳动首 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活动来中 介调整,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化的过程。 ” 不难发现,马克思关于劳动的定义首先告 诉人们:劳动是人的客观物质活动。其次,这个 定义强调劳动是以人作为劳动主体的有目的地认 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动活动。再次,马克思强调应 将劳动活动视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最后,马克 思认为劳动不仅改变了作为人的劳动对象——客 观世界,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改变了人的主观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