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的中国梦(精)

老百姓的中国梦(精)
作者: 编者:卢迈
出版社: 中国发展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8.40
折扣购买: 老百姓的中国梦(精)
ISBN: 978751770992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从童养媳到儿孙满堂 化名:苏红 职业:农民 所在地:广西壮族**区 工作单位:无 年龄:83岁 性别:女 民族:汉族 *教育程度:识字 苏红自己的工作依然延续着年复一年的农耕劳作和家 务。她认真拾掇每一棵禾苗,每一颗白菜,耐心喂养着每 一只*鸭,*复一*,年复一年,直到83岁的时候,她依 然养着*鸭,并且坚持自己种菜。她把这种循环看作是政 府的政策优惠,充满了感激之情。苏红表示,家人健康, 衣食丰足就应该感谢**。 苏红,女,出生于1936年,湖广交界偏远山村的一名 农妇。 1949年,由于苏家贫困,13岁的苏红奉父母之命来到 刘家做童养媳,嫁给了小自己3个月的刘某。彼时刘家家境 尚可,苏红只需做点家务。随着人民公社运动的开展,为 挣工分,她开始参加集体劳动,做的事情并不比男人少, 但工分却比男人少。对此,她表示并未觉得有不妥,“男 人们就应该挣得*多,毕竟他们食量*大”。渐渐地,她 成为刘家稳定的上工劳动力,参加生产队大大小小的劳动 。干活儿的时候任劳任怨,男人们不愿做的事情她从不挑 拣。后来她的丈夫担任了生产队的会计,负责给生产队的 农民记工分,可以不下地就挣到工分,*子勉强还过得去 。 随后儿女陆续出生,苏红的大女儿肩负起部分照看弟 妹的工作,她也能在分娩后迅速参加劳动。苏红的大女儿 1953年出生,是一名林场工人。大女儿18岁出嫁时,苏红 刚过35岁生*。苏红表示,当时生活困难,女儿出嫁一定 程度上减轻了家里的负担。苏红当时并未给大女儿准备什 么嫁妆,好在女婿人好,未露出半点不悦之色。 苏红出去干活,家务就交给了*渐成长起来的儿女们 ,尤其是照看幼儿幼女的任务只能落到二女儿(1959年出 生,农民)及大儿子(1963年出生,个体户)肩上。这种 分工据说让*先出嫁的大女儿心有怨恨,一度认为自己不 欠娘家分毫,因为都以带弟弟妹妹的形式还清了。苏红提 到,这也是无奈之举。丈夫刘某一直以一家之主自居,几 乎不做家务,**的贡献是作为会计**挣一个工分。* 加让她不解的是,家庭的子女之间*渐分化,儿女之间竟 置于选边站的格局。大儿子*顾全家庭大局,要承*来自 父亲刘某的坏脾气,以及两个弟弟(二儿子1968年出生, 农民;小儿子1970年出生,农民工)的抱团作对。苏红认 为,大儿子之所以*排挤,在于全家人都认为他占用了拮 据家庭的所有资源读完了高中。他读书多就应该多承担家 庭责任。这个阶段苏红只希望家庭少爆发点冲突,能不再 出现1960年挨饿的悲剧。 大女儿出嫁5年后,苏红的二女儿也嫁到另一个自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