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陕北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呐喊 在家、院、门的边沿上 搭话叫拉话,在硷畔、川 道、山的凹凸间扯长了嗓 子搭话叫呐喊。陕北日常 生活中普遍常用的一 个行为动词就是呐喊。呐 喊在远古间发生,在乡野 间发生,在苍茫间发生。 “呐喊”一词,早见于元- 无名氏《马陵道》第二折 :“甚么人鸣锣击鼓,呐喊 摇旗?”再见于《三国演义 》第四十五回:“来日四 造饭,五开船,鸣鼓呐 喊而进。”这两处的呐喊皆 有威压、鼓劲之意。 呐喊,可表极苦、极乐 、极欲,出自人的原始和 内在。或者是因为痛苦、 焦灼、绝望,进而出击、 冲破、希望;或者是因为 本能、需求、快感,进而 进发、诉说、激烈。有蒙 昧时期的野人,在森林、 在山顶,寻求什么,想弄 明白什么,想知道自己是 什么,该往哪里去, 本能地自胸腔里发出嘶吼 。再有智者、哲人,思考 自己的存在、世界的存在 ,自己的回归、大地的回 归,在旷野里徘徊,发出 生命的哀哀呼告。及至进 入艺术思维,现代派诗人 金斯堡写了一首名叫《嚎 叫》的诗歌,试图以文字 叫醒被俗世和欲望覆盖着 的年轻的空洞的灵魂,以 诗的气力救赎那些即将被 毁和自毁的梦一般的肉身 和未来。表现主义画家蒙 克作了怪异的《呐喊》一 画,表达自己和自己所在 的整个世界的沉闷和焦虑 ,表达自己和自己生活的 世界对于孤独和死亡的惊 悚和憎恶。鲁迅先生在阴 云密布的黑暗年代以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