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指数报告(202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绿色发展作为化解自然环境约束、破解经济 转型难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正逐渐成为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指导理 念。党的十九大报告中43次出现“生态”一词, 29次出现“环境”一词,13次出现“资源”一词 ,4次出现“绿色发展”一词,昭示着绿色发展 成为新时代的主题,引领未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的方向和模式。十九届四中全会在此基础上进一 步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 千年大计,我们必须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 针,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 明发展道路,在坚定制度自信的基础上,不断完 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新时代“生态之治” ,才能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夙愿。在资源环境约 束日益趋紧,生态环境问题频发的背景下,“高 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难 以为继,作为消耗资源环境的主体,城市的绿色 发展对于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有机协调,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推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 展具有重大意义。 “城市绿色竞争力”丰富了城市竞争力的内 涵,为城市追求更可持续的竞争力提供了新的思 路,对于引导地方政府和社会公众将绿色发展作 为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 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报告通过建立 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基础 与科技进步、自然资产与环境压力、资源与环境 效率、政策响应与社会福利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中 国城市绿色竞争力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时 代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提升路径, 以期为城市追求绿色发展提供动力,为中央 和地方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一、城市绿色竞争力的理论框架 城市绿色竞争力概念是由竞争力概念演变而 来。所谓“竞争力”,一般意义上是指两个或两 个以上竞争者在竞争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优 势、比较差距、吸引力与收益力的一种综合力。 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和平台,城市在全球活 动和区域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城市间的竞争 也越发激烈,关于城市竞争力的研究随之兴起。 在内涵上,城市竞争力主要指“一个城市在竞争 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所具有的吸引、争 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 市场,创造价值,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a 。将绿色引入竞争力领域,以绿色的方式提升竞 争力,即绿色竞争力——其内涵集中表现在发展 度(强调包容性,特别是经济与环境双赢的社会 效果)、协调度(强调经济、环境与社会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