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花砚草集(精)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被火山灰土将全城几乎瞬间整体掩埋,得以完好地定 格保存了古罗马城市生活的种种状貌,其中包括发现 ,当时一户人家后花园种满了夹竹桃。 到当代,吴冠中在一则绘画手记中写道:“我曾 经在罗马时代的庞贝遗址中见过盛开的夹竹桃,开得 正欢,鲜花一味展现自身的青春之美,不关心周遭环 境的衰颓。”——沧桑废墟中的夹竹桃,正与我在罗 马竞技场所见所感相合。 吴冠中这段忆述,是在谈他画的国内题材《桃花 季节》时的感触联想,而真正画过古罗马夹竹桃的名 家也不少。如唯美主义大师克里姆特,青年时期创作 的古希腊罗马主题作品就常出现此花。有一回夹竹桃 盛开、带来初夏气息的时节,偶遇他的《两个女孩与 夹竹桃》,不像后期名作那样诡丽惊艳,画面是一片 宁静温柔气氛,艳红的夹竹桃树下,两个古典少女捧 起面前的繁花凝神观赏。那么静美,仿佛手指拂过, 眼前的画册真的会开花一样…… 至于法国的夹竹桃,梵高旅居期间画过不止一幅 ,包括我曾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有幸近赏真迹的 《夹竹桃与书》,那份集怒放与颓败于一身、既挣扎 又安然之美,与他的向日葵、丝柏树等一脉相承,展 示了与上两位不一样的现代风骨。 说到法国,儿童文学作家保罗·贾克·邦逊写过 一本《西米特拉的孤儿们》,里面一个细节是,有人 为小女孩带来了夹竹桃树苗作为生日礼物。刚巧,今 年我的公历农历生日都在法国度过,看枫丹白露夹竹 桃那天,正是农历生日。 不过,送夹竹桃做礼物可要小心,它的花语固然 可表示“深刻的友情”,但同时又代表“危险”。在 夹竹桃的原产地之一印度,泰戈尔写过一个剧本《红 夹竹桃》,里面的此花同样是“心的礼物”,但却寓 示了送花男子和收花女子的悲剧命运,它带着凶恶的 预兆,那如鲜血般的花色,“有一种迷人的忧虑”。 ——这种险恶,源于前面已提到的夹竹桃的毒性。 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