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国度里的幸福青年
作者简介
1985年出生于东京。
内容简介
这则逸事虽然只是一段可疑的都市传说,但即便 以前的 人们说过“近来的年轻人很不像话”这类的话,似乎 也不足 为奇。 我们却不得不留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年轻人” ,很可 能与我们现在所说的“年轻人”一词的含义有所不同 。首先 就是对年龄段的区分问题。比如,在古罗马,人们对 于“青 年(adulescentia)”的定义是15岁到30岁之间的人 ,而 对“年轻人(juventus)”的定义,则是指的30岁到45 岁 之间的人。 在现代日本,“年轻人”的定义也同样摇摆不定 。厚生劳 动省在雇佣政策中,将“年轻阶层”范围定义在15岁 到34岁。 而政府的《青少年育成施策大纲》中,则将“青少年 ”定义在 18岁到未满30岁的年龄段中。日本国际协力机构 (JICA) 募集的青年海外协助队的资格条件,是20岁到39岁之 间。 看样子,这件事似乎还有些复杂。 比年龄划分更复杂的,则是“年轻人”诞生于何 时的问题。 或许各位会认为,年轻人自古便有。当然了,即 便是在以 往,人们也同样是从十岁20岁活过来的。调查一下词 汇的用例, 我们就能追溯到很久之前。在1220年前后写成的《平 治物语》 中,就出现过“总源 ”这样的词句,而说到更委婉的‘‘若人”一词,则 是 在974年成书的《蜻蛉日记》和1059年成书的《更级 日记》 中出现的。 然而,问题绝非只如此简单。在现代日本,大多 数场合中。 “年轻人”一词都并非特指某一个特定的人物,而 是泛指20 岁年龄段的整整一代人。比如,在“最近的年轻人不 买车,,这 句话中,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都会把“年轻人”这个 词默认为 “20岁到30岁的日本男女”的意思。 也就是说,讨论的前提,就是“20岁年龄段的日 本人. 是一个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群体”。从这一点出发, 这种事是 绝不可能出现在江户时代之前的。其原因就在于:当 时的人。 绝不会将一个“20岁的农民”和一个“20岁的武士” 看成是 相同的人。 更进一步来说,武士的情况姑且不论,单说农民 中有多少 人会意识到日本这个国家的存在呢?因此,在江户时 代,如果 有村民说起“如今的年轻人很糟糕”,那么这句话的 意思,顶 多只是在表达“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比我们年轻的时 候差远了” 的意思。 如此,要让现在所说的“年轻人论”成立,那么 就必须先 满足几个条件。当然,将“年轻人”定位为主题的本 书,也必 须先对“年轻人”一词展开一番思考和讨论。而这正 是问题的 所在。该怎样着手?这问题实在是太过复杂,至今仍 令我感到 犹豫和困惑。 因此,关于定义问题,我们需要多花一些时间来 考虑。现 在,我们先来审视一下日本的“年轻人论”的历史吧 。在这里, 我并未将讨论和思考的范围限定在研究者们提出的“ 年轻人论” 中,而是将年轻人看作某种群体和集团,并将讨论这 个集团的 各种言论说法综合起来,称为“年轻人论”。 前文中一直接连不断地出现“年轻人”的字样( 估计之后 这样的情况也依旧会继续出现),在日本,“年轻人 ”这个词 的广泛流传,并非是什么久远的事。这个词,大致是 从20世 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之间兴起的。在那之前,人们 普遍 习惯使用“青年”这个词。今天,在国家白皮书里, 也经常用 到“青少年”这样的字眼。 从日语的历史来看,相较于“青年”这个词,“ 年轻人(若者)” 这个词出现的要更早。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在1960 年以前, “青年”这个词的使用却更为普遍呢?关于这件事, 我们必须 追溯到明治时期。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