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领讲述(桂军抗战)

将领讲述(桂军抗战)
作者: 编者:沈晓昭//韩淑芳|责编:张春霞//牛梦岳
出版社: 中国文史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5.80
折扣购买: 将领讲述(桂军抗战)
ISBN: 9787520514361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台儿庄之战 李宗仁 一 我在六安就省政府主席后回到徐州时,已是2月初旬, 鲁南保卫战至此已进入紧急阶段。敌军板垣、矶谷两师团 正以台儿庄为会师目标,并策应津浦路南段敌军的攻势, 企图合攻徐州。 先是,当韩复榘态度游移之时,津浦路敌军可以随时 南下,青岛在战略上已成孤立之点,无死守价值。我乃命 令青岛守军于学忠部南下,沿淮河北岸据险防守,以堵截 敌军北进。对青岛防务只采取消极态度,由市长沈鸿烈率 海军陆战队500人和一部分警察,协同维持治安,并监视海 面敌人。民国27年(1938年)1月12日,敌军板垣第五师团 在青岛的崂山湾、福岛两处强行登陆,沈市长即率所部南 撤,敌军占领青岛后,乃沿胶济路西进,至潍县转南,经 高密,循诸城、莒县一线,进迫临沂,与津浦线上的矶谷 师团取得呼应,齐头猛进。 板垣、矶谷两师团同为敌军中最顽强的部队,其中军 官士卒受侵略主义毒素最深。发动“二二六”政变的日本 少壮派,几乎全在这两个师团之内。今番竟协力并进,与 自南京北犯的敌军相呼应。大有豕突狼奔,一举围歼本战 区野战军的气概。 2月上旬,临沂告急,该地为鲁南军事上所必争的重镇 ,得失关系全局。处此紧急关头,既无总预备部队可资调 遣,只有就近抽调原守海州的庞炳勋军团,驰往临沂,固 守县城,堵截敌人前进(庞部防地则由驻苏北的缪潋流军 接替)。 庞军团长的职位虽比军长崇高,但所指挥的军队则只 有五个步兵团,实力尚不及一个军。庞君年逾花甲,久历 戎行,经验丰富。于抗日以前的内战时期,以善于避重就 轻、保存实力著称。 庞氏有其特长,能与士卒共甘苦,廉洁爱民,为时人 所称道。所以他实力虽小,所部却是一支子弟兵,有生死 与共的风尚,将士在战火中被冲散,被敌所俘,或被友军 收编的,一有机会,他们都潜返归队。 当庞部奉命编入第五战区序列之初,庞氏即来徐州谒 见,执礼甚恭。我因久闻其名,且因其年长资深,遂也破 格优礼以待。我虽久闻此公不易驾驭,但百闻不如一见, 于谈吐中察言观色,觉他尚不失为一爱国诚实的军人。初 次见面时,我便推心置腹,诚恳地告诉他说,庞将军久历 戎行:论年资,你是老大哥,我是小弟,本不应该指挥你 。不过这次抗战,在战斗序列上,我被编列为司令长官, 担任一项比较重要的职务而已。所以在公事言,我是司令 长官;在私交言,我们实是如兄如弟的战友,不应分什么 上下。 接着,我又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20多年,虽然时势 逼人,我们都是被迫在这旋涡中打转,但是仔细回想那种 生活,太没有意义了。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 ,胜亦不足武。今日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一辈子有一个抗 日报国的机会,今后如能为国家民族而战死沙场,才真正 死得其所。你我都是50岁以上的人,死也值得了,这样才 不愧做一个车人,以终其生。 庞听了很为感动,说,长官德威两重,我们当部属的 ,能在长官之下。为国效力,天日在上,万死不辞,长官 请放心,我这次决不再保存实力,一定同敌人拼到底。 我又问他道,你的部队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我替你 解决呢?庞叹息说:“我原有五个团,现在中央有命令, 要我把一个特务团归并,共编为四个团。长官,我的部队 兵额都是足额的,我把这个团归并到哪里去呢?不能归并 ,就只有遣散。现在正是用兵之时,各部队都在扩充,唯 独要我的部队遣散,似乎也不是统帅部的本意吧!” 我说:“可能上级不知道你部队的实况!” 庞说:“报告长官,我如不遵令归并,中央就要停发 整个部队的粮饷!” 我说,中央这样处理是不公平的,我当为你力争此事 。我又问他道,你的部队还缺少些什么呢?庞说,子弹甚 少,枪支也都陈旧,不堪作战。我也答应在我权力所能及 ,尽量予以补充。在庞部去海州之前,我便认真地向中央 交涉,请求收回成命,旋奉军政部复电说:“奉委员长谕 :庞部暂时维持现况。”我将此消息告诉庞,全军大喜过 望,庞氏自更感激涕零,认为本战区主帅十分体恤部曲, 非往昔所可比拟。我更命令本战区兵站总监石化龙尽量补 充第三军团的弹药和装备,然后调其赴海州接防。全军东 行之日,我亲临训话,只见士卒欢腾,军容殊盛,俨然是 一支劲旅。 此次临沂吃紧,我无军队可资派遣,只有调出这支中 央久已蓄意遣散的“杂牌部队”,来对抗数目上且占优势 的号称“大日本皇军中最优秀的”板垣师团。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