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幸福
作者简介
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印第安那大学英美文学硕士,译作丰富,包括《爱之旅》(Deep Play心灵游戏》《艾克曼的花园》《气味、记忆与爱欲》《AQ》《A+的秘诀》《亿万女富豪赚钱智慧》《行星絮语》《心智解构》《感官之旅》等书。 曾写作过风靡全球的《不抱怨的世界》书系。 曾接受《奥普拉秀》《今日秀》《晚间新闻》、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美国广播公司及全球数百家广电、平面媒体的专访报道。 他有多年从事广播和行销等工作的经验。他热爱运动、圣经史、骑马、旅遊、阅读。2006年,他发起了“不抱怨”运动,邀请每位参加者戴上紫手环,只要一察觉自己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手环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如今,全球已有106国、1000多万人参加了这项运动,学习为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让这个世界充满平静喜乐、活力四射的正能量。
内容简介
更享受人生=更幸福 让我们再思考另一个美国政府网站上的议题:环保。 为什么有人愿意减少消费、重复利用手头的物品?把不能再 用的物品循环再造?每个人的动机不尽相同,但追根究底,都是 希望能为环境尽几分心力,感觉自己有所贡献——简而言之,就 是要有良好的感受。 良好的感受=幸福 如果再深思,新年愿望全都会聚焦到提升幸福指数上来。 有人开玩笑说,新年愿望就是一月头一周的待办事项,然而 不论立意多么良好,大部分的新年愿望很快就会被遗忘,直到来 年才会再度被提及。 每个新年到来,我们总热切地期盼能够改善健康、人际、财 务和事业,以为只要能做到这些,就能得到幸福。只可惜随着岁 月流转,大部分人的生活仍是止步不前,觉得改变实在太困难, 只能接受自己的命运。 改变的决心乏所以会碰到障碍,是因为我们在下决心时,总 有不切实际的想法;认定我们得改变天生的个人缺点,以达到更 幸福的境界。这就像用望远镜看东西,却选错了方向,我们看到 的是结果,而非原因。其实我们必须先了解幸福是个因果循环的 过程,它源自我们的思想、言语和行动,最后呈现在我们的习 惯、品性和命运上。一旦了解这个过程的本质,学会适度地改变 我们的行为,才能真正地改变自己。 幸福是个内在的过程。 我们常于外在寻找改变,以为这会影响我们的幸福感,实际 上,这与研究发现的结果正好相反。第四章我们会谈到,作为更 幸福的人会对我们的健康、人际、财务、事业,以及其他各个层 面有正面的影响。只要每天汲取适当的精神养分,进行心智锤炼, 幸福指数可以逐渐增加,不论你的人生面临什么样的遭遇,你都 可以成为幸福的人。 幸福的第一步就是接纳你已然幸福的事实。幸福实际上就像 健康一样,人们总说希望自己健康,但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已 经算健康。 我们可以设定健身目标,并以量体重、检查体脂比、检测体 能等来检视我们的进步程度。 然而幸福却和健康不一样,个人的幸福指数非常主观,许多 科学家更喜欢用“主观的幸福”(subjective weubeing)这个术语 来描述幸福。 虽然许多学者想要把幸福量化,但到目前为止,这样的努力 还没有结果。经济史学家黛尔德拉·迈克洛斯基(芝加哥伊利诺 伊大学经济、历史、英文与传播特聘研究讲座教授)在其发表的 文章《幸福主义》中有所解释,他把人们对幸福的感受比喻为对 颜色的知觉:“不论做多少次脑部扫描,我们都无法得知你对红 色的体验是否与我相同。”同理,一个人对幸福的感受永远不会 和另一个人的感受相同。 幸福指数非但主观,而且也并非和每个人的人生经验密切 关联。 对我来说,写作本书的前一年非常艰难。除了母亲去世,我 还接二连三地遭逢其他重大的挑战和挫败。即使有这些事发生, 有一天晚上我准备上床就寝时,突然觉察到那一整天我感觉很幸 福。我不禁问自己:“如果在由一到十的指数上,我能有多幸福?” 我觉得应该有八点五。于是我拿起一支可以在玻璃上写字的彩笔, 在浴室的镜子上写下“幸福指数:八点五”,并且标注了日期。 第二天一早,我看到镜子上昨天留下的数字,决心不论发生 什么事,都要尽我所能,在这一天保持同样的愉悦心情。当天晚 上,我真心觉得自己再度达到了八点五的幸福指数,并在镜子上 留下了这个记录。 我一连两周都重复同样的试验,发现即使人生变幻莫测、充 满挑战,我每天依旧能维持八至十分的幸福指数。从中我发现林 肯所说的真理:“人就像他们所决心的那般幸福。” 尚未进入本书前,请先想想你觉得自己有多幸福,然后下定 决心——是的,在应用本书所学的内容之后,下定你自己要幸福 到何种程度的决心。. 把你选择的幸福指数当作你必然要实现的愿望,只要提升了 自己的幸福指数,就能有许多时间让你减肥、戒烟、找到真心相 爱的人。 《马太福音》曾言:“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 都要加给你们了。”不论各位的理解如何,你们都明白所谓“上 帝的国”,也就是“天堂”,必然是由幸福主宰之地。 在《路加福音》中,耶稣告诉我们这个幸福之地究竟在哪里, 他说:“上帝的国就在你们心里。” 在你心中有着更高层次的幸福,我们要一起召唤它。 在经典童话《爱丽丝姆游奇境记》中,爱丽丝与柴郡猫有一 段对话。 爱丽斯问:“你可以告诉我,我该走哪条路吗?” “这得看你想往哪里去?”猫回答说。 在思索我们该走哪条路之前,要先确定我们想要到哪里去。 如果我们想要幸福,得先思索幸福究竟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对此人们有许多臆想和误解。 我读了许多有关幸福的著作,发现对幸福最好的定义,是 《今日心理学》上的一篇文章给出的: 幸福是什么?最实用的定义——也是神经学家、精神病专 家、行为经济学家、积极心理学家,以及佛教僧侣所共同认定的 足义——比较像满足或满意,而非欢天喜地这样的感受。P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