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史:从史前到现代(第2版)(海外中国研究文库)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诚然,自然力——一特 别是气候和气候变化—— 也是环境变迁的驱动力量 。但到19世纪早期,中国 一些地区的环境变迁显然 已经主要是由人类活动造 成的。事实上,这时中国 完全“自然”、尚未被人类涉 足的地方已经少之又少, 大部分土地已经被人类耕 作(或反复耕作)过。原 始的自然区域范围不断缩 小,剩下的主要是那些最 偏远而最难企及的地方— —高山、深谷和地下河。 在21世纪初,这些地区, 以及另外一些同为濒危物 种栖息地的地区被划为自 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但 是现在,这些自然保护区 和国家公园又成为试图保 护自然和生物多样性与试 图“发展经济”这两方争夺的 对象。本书也将以对云南 三江并流保护区悬而未决 争论的探讨作为结束,而 这一偏远的地区也许就是 中国最后一片富于自然壮 美景色和生物多样性的土 地。 我们将会发现,在中国 环境史中存在着一些看似 矛盾之处。本书叙述的主 线是中国人怎样通过成功 建立一种农业耕作与政府 战略利益之间的特殊结合 而改变了他们的环境(采 伐森林、兴修河道、移山 开路等等),我们将会看 到,这种环境的变迁不仅 范围广大,而且造成间断 性和长期性的生态破坏, 最终累积形成了环境危机 。而另一条叙述线则描述 了中国人的农业系统怎样 展现出其非凡的长期可持 续性,否则我们怎样理解 一块三千年前就已开垦的 土地直到今天仍然能够继 续耕种?一千年前的稻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