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算术(学生版)](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21123/19/20221123195204816.jpg)
出版社: 北京大学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4.33
折扣购买: 九章算术(学生版)
ISBN: 9787301319468
张苍,西汉初期任丞相,历算学家, 精通律历。 耿寿昌,汉宣帝时期任大司农中丞,天文学家、理财家,精通数学。 译者郭书春,中国科学院研究员。
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 首先,我们讲一下《九章算术》这个书名。书名中“算术”的“算”有两种写法。一种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计算的“算”;另一种写法是 “筭”,这个字的读音和计算的“算”一样。在中国古代数学典籍和出土的简书中,《九章算术》和《九章筭术》都曾出现过。但实际上,“筭”并非“算”的异体字,它是指计算时所用的工具,就是所谓的算筹。 算筹就是一把很整齐的小竹棍或者小木棍。为了方便计算,古人常把算筹装在一个小袋子里,随身携带,这就是所谓的“算袋”。你可以想象,那时候的人,经常随身携带一大把算筹作为计算工具,是不是很有趣?简单说,算筹就是古人用的一种小计算器。而用手摆弄这些算筹进行计算,就是所谓的筹算。 算筹是宋代以前,世界上最方便的计算工具。将算筹纵横交错,并用空位表示0,可以表示任何自然数,也可以表示分数、小数、负数,高次方程和线性方程组,甚至可以表示多元高次方程组。算筹加上先进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是中国古典数学长于计算的重要原因。算筹是明朝中叶以前,中国的主要计算工具。中国古典数学的主要成就,大都是借助算筹和筹算取得的。 因此,根据以上分析,这本书的书名应该写成《九章筭术》。但是,由于《九章算术》这个书名,现在已被大家广泛接受了,按照约定俗成的原则,也为了讨论方便,本书写成《九章算术》。 从唐代中叶起,随着商业繁荣,人们需要计算得快,便创造了各种乘除速算法,并利用汉语数字都是单音节的特点,编成许多口诀,更加便于传诵记忆。但这样就产生了新的矛盾:嘴念口诀很快,手摆弄算筹很慢,得心无法应手。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满足社会需要,就需要有新的计算工具。这就导致我国最迟在宋代,就发明了珠算盘。此后,珠算盘与算筹一起,共存并用了很长时间。关于这一点,我们从明代初年的绘图识字读物——《魁本对相四言杂字》中可以看到,插图中既有珠算盘,也有算筹(当时叫算子)。 大约在明朝中叶,珠算盘完全取代了算筹,完成了中国计算工具的改革。此后一直到20世纪,珠算在中国、朝鲜、日本和东南亚地区人们的生活、生产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通过,将“中国珠算——运用算盘进行数学计算的知识与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 为中学生量身打造:精选原著精华,增加阅读指导、数字课程、思考题、阅读笔记。 2. 免费聆听“科学元典”名家系列讲座。 3. 名著名译,名家导读:中国科学院郭书春研究员译讲并指导阅读。 4. 加入“科学元典读者俱乐部”,可长期享受会员服务。 5. 价廉物美:小32开精装本,定价只有3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