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花开](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190924/23/20190924234922149.jpg)
出版社: 上海文艺
原售价: 37.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城南花开
ISBN: 9787532162482
。。。
海派**是唐云 “海派”一词,一般用来标示上海的文化品格和 城市精神,但在民间话语中,还经常形容处事待人的 豪爽洒脱。唐云先生是一个海派画家,他以个人风格 鲜明的花鸟画卓然而立中国画坛,早在上世纪四十年 代,即与张大壮、陆抑非和江寒汀并称海上画坛“四 大名旦”。但为人津津乐道的倒是他的为人:海派第 一! 唐云的笔墨,从八大、石涛、金农、华新罗、齐 白石等大家寻求滋养,融会贯通而自开面目,这里就 不多说了。他还是一个极有情趣的人,是“艺术生活 化,生活艺术化”的践行者。他为了观摹学习之需, 节衣缩食收藏前辈书画,还喜欢收藏一些容易为人忽 视的佳器妙物,可玩又可用,比如名家砚台,买来即 研墨,名家紫砂壶,买来就泡茶,一点也不小气。他 还会自己用椰壳做茶叶罐。传为美谈的是他在南京画 家亚明家的厨房里发现一把用来装酱油的紫砂壶,原 来是遗珠人间的曼生壶,当即倒掉酱油揣在怀里。他 一生收藏有八把曼生壶,还将自己的书斋称为“八壶 精舍”,但*后呢,这八把曼生壶都捐给博物馆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他从一位宁波籍的古董商人 那里得到线索:有两把梅调鼎的紫砂壶流落在民间, 马上表示愿意购藏。几天后,宁波人捧着宝贝来了。 唐先生拿起一看,果然是梅调鼎的作品,但撮起盖子 轻击壶身,声音不对。跑到院子里细察,果然发现两 把壶身上各有冲线(裂缝)一条。收藏界有规矩,器 物有损,只及**什一。老宁波估计紫砂壶在途中经 *嗑碰,当即脸色大坏,看来这趟买卖要亏了。唐先 生觉察到对方的神色,马上宽慰他:两把壶我都要了 ,一分钱也不会少你。 这是张大根告诉我的。“唐先生还请老宁波吃了 饭走,买火车票的钱也硬劲塞给他。”张大根是“江 南活武松”盖叫天的孙子、张大壮的学生,也经常请 益唐先生,对唐云的“海派**”深有体会。 有一次,张大根又去大石斋请安,唐云见他来访 ,便分配后辈“任务”:将一方砚池已经坑坑洼洼的 汉砖砚用砂轮磨平。张大根即按唐云吩咐到卫生间内 *作起来。磨了一会,隐隐看到砖边出现了几个小字 ,拿进画室报告唐云。唐先生大喜过望,有字的汉砖 可就好玩啦:不要磨了,哈!你立了一功。 既然立功,就要行赏。唐先生记起张大根曾经求 他写斋名,就让张大根在书桌下翻出一张粉绿底的雪 花笺,提笔写了“燕南寄庐”四个字。这本是盖叫天 的斋名,张大根借此缅怀祖父,勉励自己。为了提升 张大根的画技,唐先生还多次送他作品,毫无门户之 见。 许四海是一个自学成才的紫砂陶艺家。上世纪八 十年代初他从广东空*部队转业回上海后,在公用事 业学校任干部,下了班就琢磨着做紫砂壶。跑到宜兴 求教,却在数位大师门外吃了闭门羹,回沪后只得自 己苦苦探索,所以他的**把壶是用汤匙挖出来的。 几天后他拿了这把“**作”去请教唐先生,唐一看 就哈哈大笑,提笔在壶底题了一首小诗以资鼓励。并 说:“既然你是爱壶人,就顺着这条道一直走下去吧 。中国的科长有千千万万,但杰出的紫砂艺人不多, 你不要当科长了,就做紫砂壶吧。你也不要担心,你 做壶,我来画,不怕没饭吃。” 后来,许四海果然脱身出来做紫砂壶,并正式拜 唐云为师,师徒俩联袂创作了一百把紫砂壶,许四海 做壶,唐云在生坯壶上题诗作画,再请名家镌刻后入 窑烧成。此壶被人誉为“云海壶”,是收藏家追寻的 宝贝,但*大多数被唐先生送人了。 现在我去老许那里喝茶,总要站在唐先生书赠他 的一幅对联前细细品赏一会:但吃肉边菜,何劳弦上 音。 十年动乱中,唐先生与许多画家一样被迫搁笔, 心死如灰。但**摔死后,他又开始研墨作画,常以 红梅、青松、苍鹰等寄情明志,而且喜欢送给靠边站 的老干部,比如李研吾先生就得到过他画的**诗意 图。(P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