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化(量子如何改变世界)
作者简介
朴权,韩国理论物理学家,毕业于韩国首尔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之后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斯托尼布鲁克)获得了物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此后,在英国耶鲁大学和美国马里兰大学学院担任博士后研究员。2008年开始担任高等科学院教授,2019年担任哈佛大学访问教授。2007年获得韩国高等科学院学术奖,2017年获得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国家研究开发优秀成果奖。
内容简介
小时候,我家里很穷。虽然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但在我的记忆中,家里一直很穷。其中,有一段时间家里最为贫穷,那是我成为高中生的那一年。 父亲承受不了长久以来事业连续失败的打击,为了寻求事业上的新突破,他独自一人移民去了美国。从那之后,家里就剩下母亲一个人负责养育我和妹妹,家庭生计更加举步维艰。 雪上加霜的是,那年夏天,不清楚是什么原因,母亲患上了肾脏疾病,卧床不起。那时候别说医疗费,连每天吃饭都是个问题,我和妹妹实在负担不起母亲的住院费用。幸好母亲可以在一所由修女院筹建的慈善医院接受免费的住院治疗。于是,家里就剩下读高中一年级的我和读初中二年级的妹妹两个人。 我无法理解眼前发生的一切,幼小的心灵陷入绝望,抱怨为什么我的生活如此艰难,时常独自生气,泪流满面,不愿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就这样,母亲住院一个月了,我也没有去探望她。母亲非常伤心,当时,我也许只是害怕看到母亲住院的样子后陷入更绝望的深渊吧。 最终,我还是改变想法去医院探望母亲。医院严格限制探病时间,我按照预约的时间,来到了医院。看到病房里的母亲,我的愧疚感立即涌上心头,心情非常沉重。 聊了一会儿后,母亲说想吃橘子。如果到医院外边买橘子,就很难在规定的探病时间内返回。可是,我必须满足母亲的这一个小小的心愿。我想,如果跟保安大叔说说情,差不多应该还能再回到医院。当我买了橘子走进医院时,保安大叔拦住了我。不管我如何哀求,他只是反复强调,根据医院的规定不能放我进去。我只好拜托保安大叔替我把橘子转交给母亲,然后无奈地回家了。我准备去坐公交车,走在大街上,突然悲从中来,拐进旁边的小胡同后,泣不成声。 天空虽然很晴朗,但对我来说却是昏暗的。我感觉世上没有一件事是顺心的,不知该怎样继续活下去,未来一片迷茫。存在到底意味着什么,生活为什么如此艰辛? 存在的意义 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因创作《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书而声名远扬,他写道: “我们都是生存机器——作为运载工具的机器人,其程序是盲目编制的,为的是永久保存基因这种秉性自私的分子。” 这段话让人很容易产生一种悲观的情愫,但细细品味,又似乎让我们明白了这样的道理:人生来绝非是为了达到某种崇高的目的而存在,只是为了存在而存在。那么,只要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就相当于实现了人生的意义。 当然,人类“存在的意义”是一个亘古难题。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在不懈地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这种努力至今仍在持续。现在,让我们先换个说法来诠释“存在的意义”。 我们为什么存在 这个问题同样难以回答,答案取决于每个人的价值判断,而价值判断又依赖个人的哲学和宗教信仰等。那么,除哲学与宗教以外的科学,对这个问题究竟会给出怎样的答案呢?笼统地来讲,科学探索的是“如何”,而不是“为什么”,即我们是如何存在的。 有趣的是,如果你一直追问“如何”,就会越来越接近“为什么”。例如,科学首先提出“父母的体态特征是如何遗传给子女的”这一问题,答案是——基因。其次,科学又提出“基因是如何承载个体生命形态特征的”这一问题,答案是——DNA。接下来,科学会追问“最初的DNA是如何形成的”,这个问题的答案正是——生命的起源。 当然,人类还没有彻底搞清楚生命的起源。尽管如此,仅仅从抛出一连串关于所谓生命的起源的问题来看,可以肯定地说,人类已经离“为什么存在”的答案更近了一步。 我们顺着追问“如何”的问题链条往下走,最终会遇到什么?我们会接触到物理学,最终会与量子力学相遇。 按照量子力学的解释,世间万物都是波。不,严格说来,万物既是波,又是粒子。需要强调的是,这种现象在专业上称为 “波粒二象性”。类似波粒二象性的奇怪现象,到底是“如何”以 及“为什么”出现的呢? ?作者是韩国重量级物理学家,是索罗夫奖和高等科学院学术奖获奖者。 ?本书以量子力学为背景,将电影、个人轶事、信息科学和哲学进行了多维度融合,切入角度比较全面,是一部跨学科著作。即便越过所有的数学公式,依然能在这些故事中领悟量子力学的奥秘。 ?本书在韩国高等科学院科学专业网络杂志《HORIZON》连载累计点击达15万次。上榜韩国科学分类最佳榜单!获得多位韩国畅销书作者、专家推荐。 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指出,全球数字经济正呈现智能化、量子化、跨界融合等新特征。量子科学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网络、量子仿真等领域不断实现新突破,量子技术革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