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光与爱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六胜塔 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擎天 红烛” ◎陈耀 古时,塔上层层缀满灯 笼,远望犹如一支擎天红烛 ,与闽南万家渔火交相辉映 ,照亮通往世界的海上丝绸 之路。现如今,六胜塔仍旧 巍巍屹立在金钗山上,见证 着海峡两岸同胞亲密往来。 北宋政和初年(1111— 1113),僧人祖慧、宗什 与石湖乡绅薛公素为弘扬佛 法、庇护乡里,募资在泉州 湾中部石湖半岛北端的金钗 山上建造了一座石塔,并以 印度佛教“六胜缘”为之取名 “六胜塔”。又因其地处石湖 半岛,突出部的石湖港是古 代中外商船停泊之处,也是 泉州湾的出海口,六胜塔因 此成了商舶由泉州湾主航道 驶向内河港口的地标。这座 六胜塔除了具有佛塔的宗教 意义之外,也发挥着为泉州 湾主航道往来船舶导航指向 的航标塔功能。 这座由花岗岩砌筑的八 角五层佛塔为仿木结构的楼 阁式建筑,塔高36.06米, 底围47米。塔底有双层须弥 座,塔身由外壁、回廊、塔 心三部分组成,塔的每层间 隔设有四个券形门和四个方 形龛,门与龛上下层相错设 置,两旁雕有金刚、力神等 佛教形象,结构严谨,雕艺 精湛。 塔底层南面拱门的门额 上悬有一块匾额,刻着“万 寿塔”三个字,与南面宝盖 山上的“万寿塔”重名,又恰 好与之遥遥相对。两座塔为 什么会重名呢?查阅史料才 知道,南宋景炎二年 (1277),元世祖忽必烈 派遣大军追击南宋端宗赵昰 至泉州附近,双方在泉州沿 海激战,六胜塔大半建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