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散文

唐宋八大家散文
作者: (唐)韩愈等著
出版社: 天地
原售价: 45.80
折扣价: 27.30
折扣购买: 唐宋八大家散文
ISBN: 9787545563054

作者简介

韩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倡导者。柳宗元,与韩愈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散文家、诗人,著有《柳河东集》。欧阳修,学者,政治家,成功领导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曾巩,能诗善文,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做出杰出贡献。王安石,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曾任宰相,发动“王安石变法”。苏洵,北宋文学家,苏轼和苏辙之父,著有《嘉祐集》。苏轼,北宋文学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苏辙,苏洵之子,苏轼弟。

内容简介

小石城山记【题解】这是《永州八记》中的最后一篇。小石城山在今湖南永州境内。文中记述了小石城山奇异的景致,并感叹这样奇妙的山水,不在繁华的大都市附近,却置于偏远荒凉的地方。由此让人自然想起作者怀才不遇的遭遇。后一段用存疑的语气表达了对“造物主”的质疑。【原文】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1〕。其上为睥睨、梁之形〔2〕;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3〕,而列是夷狄〔4〕,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5〕。”是二者,余未信之。【注释】〔1〕垠(yín):边界。〔2〕睥睨(bì nì):城上有缺口的矮墙。也叫“女墙”。梁(lì):栋梁。〔3〕中州:中原地区,经济、文化较发达。〔4〕夷狄:古称我国东方少数民族为“夷”,北方少数民族为“狄”。他们均住在边远地区。此处泛指边远地区。〔5〕楚之南:指永州等地。春秋时楚国的南部疆域到达今湖南南部。【译文】自西山山道口一直朝北走,越过黄茅岭向下而行,有两条小路:一条向西面去,走过去看看,没有看到任何东西;另一条路稍微偏北向东,走不到四十丈远,路就被阻断了,河水从此地分开,有许多石头堆积,横为边际。石山上面的形状如城墙、房屋栋梁,旁边有一为守卫而筑的堡坞,好像有一道门。朝里面看去,里面一片漆黑。我试着投下一块石头,空洞洞地响起水声,其音激越响亮,过了很久才逐渐停息。环绕着小路,可以走到上面,四面望得很远。这里没有泥土,却生长着许多好树美竹,形状奇特质地坚硬,树竹的疏密俯仰,好像是智者精心布置的。唉!我怀疑造物主的有无已经很久了。看到了这一切,我更加相信造物主确实存在。但又奇怪为什么不把它生在中原地区,而将它生在夷狄之处,隔了千百年也不能呈现其风姿,这真的是劳而无用。造物主好像不应当干这样的事,那么他果真不存在吗?有人说:“这是为了安慰受辱被贬的贤人。”又有人说:“天地的灵气不钟情于伟人,而独钟情于景物。所以楚地的南面,少出贤人而多怪石。”这两种说法,我都不相信。 1.秦汉散文传统之承继,后世文章创作之典范。 2.注音+注释+翻译+题解,扫清阅读障碍。 【精校原文】参照中华书局等权威版本和部分影印古籍资料,精心校对,给读者提供质量可靠的古文原文。 【精准注音】对生僻字、多音字进行精准注音,帮助读者准确识字。 【精确释义】对疑难字词进行准确注释,帮助读者读懂原文。 【精心翻译】对原文进行逐句对应翻译,帮助读者全面理解文义。 【精妙题解】对每篇主题和核心思想进行概括总结,帮助读者掌握全篇主旨。 3.五色印刷+双色内文+烫金工艺+鲜亮色彩,年轻时尚,打造极致阅读体验。 封面:五色印刷+烫金工艺+鲜亮色彩,既雅致,又青春。内文:双色印刷+美观版式+图文结合,打造舒适阅读体验。用纸:采用轻型纸,翻页有质感,阅读护眼睛,柔软又轻便。 4.开本小巧,携带方便,可随时随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