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那事那人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一晃十五年过去。2009 年,南汇区行政区划划入 浦东新区。根据当年浦东 的年度特点,两区合并无 疑是件大事。因此我考虑 设计绘制《浦东新区行政 区划演变图》,在2010年 浦东年鉴卷首上刊载。在 查找有关地图资料时,发 现老浦东地图中东沟港以 北、沿黄浦江东的狭长区 域的色块与川沙县色块有 所不同,因此又生出一丝 疑问。然而还是因为忙于 日常编辑事务,依然未予 寻找答案,以解疑问。 近年退休后,在专职编 纂、撰写上海市市志系列 志书——《浦东开发开放 分志》过程中,有时间进 一步较为系统地梳理浦东 地区行政区划的演变,特 别借此对高桥和周家渡地 区行政区划由来已久的疑 虑寻找答案。今年年初, 在连续翻阅了黄浦、南市 、杨浦、吴淞区志和宝山 县志,以及有关众多资料 后,发现1996年由上海社 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 吴淞区志》比较详细地记 录了浦东与吴淞区的关系 。 吴淞区有着三次建区、 三次撤区的历史记录。第 三次撤区后,与宝山县合 并建立了宝山区。 1959年12月3日,中共 上海市委决定以上海市钢 铁工业党委的组织机构为 基础,建立中共上海市吴 淞区委员会,撤销上海市 钢铁工业党委。同月上海 市人民委员会决定调整行 政区划,建立吴淞区,是 为吴淞第二次建区。1960 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 将吴淞建成以钢铁工业为 重点的上海卫星城市,辖 区包括吴淞镇、张庙路、 菹藻浜、军工路一带和浦 东的高桥、周家渡和塘桥 地区。 《吴淞区志》在建置章 节中对此有着比较详细的 记录: 在浦东的有:高桥中兴 镇地区。1960年4月筹建 城市人民公社期间,高桥 分社范围为:农药厂后的 中兴镇及石油采购站以南 ,向西至天灯口为一块, 高桥镇及两个农业生产队 为一块,高桥港向西沿东 塘路到高桥化工厂为一块 。1960年10月,城市人民 公社停办。11月浦东县撤 销,正式划入吴淞区的范 围为上海炼油厂、上海石 油采购供应站、上炼新村 等地区。其属地东与川沙 县为邻,南至上海炼油厂 ,西沿黄浦江,北至草镇 。 周家渡地区。1960年4 月筹建城市人民公社时, 周家渡分社范围为:从张 家浜以东至浦东南路沿陆 家桥边的王家浜至杨高路 、上南路,南至杨思港, 北至黄浦江。同年10月城 市人民公社停办,11月该 地区归入南市区。 关于人民公社,我们知 道是1958年农村大跃进中 建立的政经合一曲组织形 式,直至1984年恢复乡建 制才逐步取消,而有关城 市人民公矬恐怕知道的人 不会太多。≯1960年3月 3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 于城市人民公社问题的批 示》,要求各地采取积极 态度建立城市人民公社。 上海市要求吴淞区和溺行 区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 推广。吴淞区闻风而动, 当年4月10日,区委部署建 立城市人民公社的工作, 向全区党员干部作动员, 建立以工厂为中心的工农 商学兵相结合的城市人民 公社。吴淞区作为城市人 民公社,下设张庙、菹藻 浜、殷行路、高桥、周家 渡5个分社。菹藻浜分社以 上钢五厂为中心,包括上 棉八厂、大中华造纸厂、 淞兴路办事处等单位和地 区。高桥分社以上海炼油 厂为中心,包括高桥化工 厂、上炼新村、中兴镇等 单位和地区。周家渡分社 以上钢三厂为中心,包括 周家渡和塘桥地区。这就 是高桥分社和周家渡分社 的来历。同年10月,城市 人民公社因在实践中无法 推行而停止试点。然而它 在浦东历史上,已经实实 在在地发生了。 11月,吴淞区恢复街道 组织体制,并以地区为主 ,对浦东的管辖范围作出 较大的调整。高桥分社所 辖的上炼新村和中兴镇划 归殷行路街道,其他地区 划归川沙县。周家渡分社 所属区域划归南市区(部 分市属工厂除外)。1964 年5月,吴淞区撤区。《吴 淞区志》记:吴淞区的浦 西部分划入杨浦区,浦东 的上炼新村和中兴镇划归 川沙县。 P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