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大传(精)/汤显祖研究丛刊

汤显祖大传(精)/汤显祖研究丛刊
作者: 龚重谟|总主编:叶长海
出版社: 上海人民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汤显祖大传(精)/汤显祖研究丛刊
ISBN: 9787208133334

作者简介

龚重谟,江西黎川人。副研究员。1987年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理论研究班毕业。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65年加入文艺团体。1969年发表小品剧本《找人》。原在江西抚州地区从事文学创作和戏曲理论研究,1988年引进海南,供职于海南省级文化行政与事业单位。退休前任省艺术学校副校长兼省文体厅文史办副主任。系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曾任民盟海南省委第三、第四届委员会委员、文教委员会委员和文艺支部主委。学术成果主要有:《汤显祖大传》(独著,已完稿)、《明代汤显祖之研究》(独著,出版中)、《汤显祖研究与辑佚》(独著)、《汤显祖传》(合著);主编国家艺术科研重点项目《中国歌谣集成·海南卷》(100万字)和《海南歌谣情歌集》等专著。另有《李觏思想的核心价值探微》、《曾巩籍贯考辨》、《海南文化市场发展趋势与管理》、《也谈什么是“特区文化”》等论文及故事《勇攀高峰的人》入编有关专题丛书。《中国歌谣集成·海南卷》获文化部编纂成果奖和海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省级“荣誉奖”;《汤显祖传》获江西第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和江西省文艺学会荣誉奖;被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三家评为先进工作者;2010年6月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特授予贡献奖,业绩入编《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辞典》、《中国专家大辞典》和《中国戏剧家大辞典》等多部辞书。

内容简介

第三章 少年师友 一个人的少年时代是最为宝贵的。少年时代的师 友总是会深刻地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 遭受一场离乱的汤显祖的家庭,经过休养生息, 又过上了小康人家的生活。汤显祖也回到家塾继续读 书。随着汤显祖的成长,父亲汤尚贤感觉到,以自己 的学识再教授汤显祖已是不恰当的了,需要找一位好 的老师来为他继续授业。 汤尚贤自己既是个“为文高古,举行端方”的读 书人,因此他择师的标准应是既学识高古,又品格高 尚。在汤尚贤看来,临川城内学馆中,唯有徐良傅先 生是他最理想的人选。 徐良傅,字子弼,号少初,东乡高坊人,理学名 臣徐纪之子。论才学,他“少颖,口涉诸传记辞赋” ,精通《尚书》,十二岁就中秀才,j十二岁中了进 士,授武进(今江苏武进县)知县,后召进京任吏科给 事中;论品德,他原是个直言谏官,在任吏科给事中 期间,由于明世宗昏庸、纵欲,整天沉醉于修仙好道 ,服丹求仙,并大兴土木,修建道教宫殿。当迎仙宫 建成时,朝廷议论如何庆贺,可是徐良傅却说:“异 端充塞,不能匡救,忍从谀乎?”一席话,得罪了权 臣,险遭不测,结果被罢官。徐良傅得罪的“权臣” 不是别人。正是江西籍相国夏言。夏言是贵溪人,夫 人临川籍。徐良傅为举人时,漫言还不是相国,徐和 夏青的夫人家有过交往。当徐良傅赴京科考时,夏言 批于乡谊而叮嘱考官关照,但徐氏并不知内情,故未 有任何感谢之举。徐良黼任了三年武进知县后,夏言 又特意将其留在京城任给事中,自以为给了徐酝莫大 恩惠,可仍不见徐氏有什么感谢的表示,甚至有意暗 示徐也不醒悟。于是夏言便转恩为仇,借故入其于罪 而置之诏狱,并最终将其削职为民。 徐良傅罢官归来,为了生计在临川城东拟岘台下 ,开馆授蒙,传授古文词和经文。官场虽失意,鸿儒 仍有名。徐良傅一开馆,临川地区的学子慕名来求学 者络绎不绝,收下的门徒就有百十人。汤尚贤早年曾 向他请教过学问,对他的学识和品德都非常钦佩。嘉 靖四十一年(1562)春节一过,汤尚贤便携带十三岁的 汤显祖来投这位老名师。徐良傅初看到汤显祖,上下 打量一番后觉得他气宇非凡,欣然接收为门生。接着 金溪的谢相也把他的两个公子谢廷谅、谢廷赞带来拜 徐良傅为师,与汤显祖同窗共读。 汤显祖投拜徐良傅门下后,日常功课除了做八股 文以外,还习写古代的散文和诗歌;除读五经以外, 还读了诸子百家和《汲冢》(最古的编年通史)、《连 山》(夏朝的易经)等极为古奥的经典史籍。第三年, 徐良傅便开始向他讲授诗词歌赋;第四年,良师因患 毒疮不幸去世。自投其门下,徐老先生对汤显祖器重 有加,把他视作像战国时鲁仲连一样胸怀大志的人。 汤显祖对恩师契念殊深,在悼念徐良傅的诗序中称: “哲人下寿,哀何时已?” 经徐良傅的三年亲授,汤显祖学识眼界大开。他 不仅对《尚书》进行了精心研读,还对诗词歌赋情有 独钟。他除学习八股文之外,对《左传》《史记》《 文选》和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也进行了研读,还开始涉 猎“天官、地理、医药、卜筮(预测)、河渠、墨兵( 史书)、神经(记载奇异之事书简)、怪牒(记载怪异现 象的书简)诸书”。 三年的授业,徐良傅为汤显祖打下扎实的文学基 础,并深刻地影响着他的人生:徐良傅以《尚书》起 家中了进士,汤显祖治《书经》获乡试第八名;徐良 傅为人耿介不阿,不攀龙附凤,因得罪权臣夏青而遭 革职,汤显祖在科举中不受权臣张居正笼络而落第; 徐良傅为官亲民廉洁,无广宴,无张乐,还常将薪俸 用于县役,却不纳民一寸金,汤显祖在徐闻将他的“ 劳饷”捐献建贵生书院,在遂昌“非有学舍、城垣公 费,未尝取一赎金”。汤显祖在谢世前,写有《负负 吟》诗一首,在诗序中列举r生平的良师益友,表达 “志愧”之感,“徐公良傅”就是名单中的第一人。 P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