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言非虚
作者简介
真实故事计划,**影响数百万读者的真实故事平台,每天讲述一个从生命里拿出来的故事,发掘平凡生活中宝贵的吉光片羽。 来“真实故事计划”讲故事的人,有医生、教师、学生、公务员、程序员、家庭妇女、海外移民、心理咨询师等。通过他们的讲述,我们试图平凑出一幅当代中国人的心灵地图。
内容简介
翡翠猎手 刘彧晗 一 葛富湘家卧室的角落里放着三台保险柜。 这三台保险柜,一台放现金,一台放赌石用的玉石毛料,第三台放玉石成品。几个月前,葛富湘亲自去芒市扛回了这三台保险柜,悉数把家当都放了进去。 凌晨5点,葛富湘起*。回忆起近几年,自己嗜赌成性,*后孑然一人,这天晚上他失眠了。他坐在沙发上抽烟,摁灭了五个烟头。他打了个电话给老家的母亲,她还在睡,应答得有些模糊。 “起得那么早,去吃点东西,你别老清早不吃饭。”母亲说。 “行,你再多睡一下,也别催佳佳起*。” 8月,瑞丽天气依然炎热潮湿,葛富湘卧室里还充溢着不透风的霉味。他蹲在保险柜前面,把其中一台保险柜里的毛料石头全拿出来,逐一包好放进一个**袋,用麻绳系紧袋口。 5点半时,他把麻袋拽上自己的女士电动车,并且在沿路的早点铺前买了豆浆和油条。20分钟后,他到达自己的玉石加工厂。加工厂里老师傅们都还没来上班,睡在厂房里的童工给他开了门。 厂房里堆着很多玉石的边角废料,*作台上还三三两两地放着几个正在加工的镯子和玉牌。童工紧张地挤进*作台后面,做起一些细碎的零工,他们都拘谨地望着葛富湘。越是这样,他越是下不了决心。噪音越来越大,葛富湘感到一阵强烈的头晕目眩,压迫感充斥着整 个头颅。他晕得坐到地上,终于下了决心,他冲童工喊:“把石头都切了!” 随后,麻袋里的石头被噼里啪啦地倒在*作台上,童工们生疏地*作着切石机。几个小时后,*作台上尽是内露翠色的石头截面。毫无疑问,切开的石头品相都很好,童工们争先恐后地拍照、发朋友圈,夸赞葛富湘眼力了得。 另一边,葛富湘还坐在原地,松了一口气。 二 葛富湘名如其人——一个来自湖南的有钱人。 在瑞丽玉石市场里,他名气很大,熟悉点的朋友叫他“三哥”。三哥个子小,1.65米的身高,有些胖,留着板寸,发梢灰白。他经常把一只斜挎包拖在身后,骑一辆女士电动车。大多时候,他把车随便靠在路边,便钻进一个六层楼高的宾馆。那里是缅甸走私玉石*重要的集散地。 待在瑞丽10年,他赌了10年石头。有时三哥和别人聊起自己,会说:“我的经历可以写成一本小说了。” 入行的前几年,三哥很忙碌。他每天*重要的工作,是穿梭在中缅边境的姐告玉城早市之中,练眼力、混脸熟、淘石头。 玉城的早市,是瑞丽*热闹也*具代表性的玉石交易场所。这里鱼龙混杂,国籍、人种、地位、金钱模糊交织。铁皮棚顶下,排列有序的长条摊位自然地把这块黑暗的毛料区分割成迷宫状的条形步行区,中心地带和西面主要归中国人与缅甸华侨,东面的边缘地带属缅甸人。 每个不足2米长的铁皮摊位月租金超千元,摊位上的毛料石头用作赌石。石头上的编号代表着出处,某种程度上也象征着石头的价值。石头和铁皮台面的碰撞声,会在凌晨6点左右密集响起,像鼓点一样向人们劈头盖脸扑过来。人群的亢奋情绪,伴随着这些鼓点达到**。 市场里的人们,人手一只手电筒,碰上喜欢的石头就拧亮电筒照着石头,仔细看个究竟。“色”“花”“种水”“藓”是决定玉石成色的元素。若把一块毛料石头比作一个西瓜,“色”即看玉石中的绿色,犹如西瓜子;“花”是玉石的其他各种颜色或底色,即西瓜的果肉部分; “种水”决定整块玉石的品相,犹如西瓜的味道;而“藓”,是瑕疵部分。光从毛料石头里折射出来,带着一种深色的浑浊向整个空间扩散开,从远处逆光看去,闪过几张平面的人脸和墨绿、墨黑的石头。 一开始,三哥只在摊位外围徘徊,因为边缘摊位上的缅甸人卖的货相对便宜些。他比别人多带了一只手电筒,经常在这些缅甸人的摊位前徘徊一上午,两只手电筒轮换着用,十余块石头被他照了个遍,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那时候他缺钱,赌石不是为了玩,是想发财,生怕出错。 谨小慎微地摸索了几个月,三哥买了一块拳头大的大马坎水石,底色不算很好,缅甸人只收了他400元钱。他拿着石头冲进一家玉石加工店切石,此时他的手汗已经浸湿了石头表皮。20分钟后,他的**块石头切涨了,里面出了白肉,很细腻,做成个坠子,卖了1000元钱。 此后,三哥壮了胆,向早市的中心地带突进,切涨(赌石时,石头切开后卖价高于买进价)和切垮(石头切开后卖价低于买进价)都已成为常事。 赌石圈里,人人都信奉着自己的一套赌石守则。三哥的准则是,要挑那些皮厚的石头,他认为越不易被发觉的越容易出现好货。他从来不信一切暴富的奇迹,因为毛料石和切涨后的价格总是成一定比例,有人说这是量力,他说这是信命。 由**知名非虚构文学平台“真实故事计划”主编的《所言非虚》一书,收录了“**届非虚构写作大赛”当中的19篇获奖作品,这些故事的创作者全部都是素人作者,他们以独特的笔调书写了光怪陆离的生命万象,记叙了普通人的爱与怕,拼凑出一幅当代中国人的心灵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