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上的流云/紫丁香唯美书系

高天上的流云/紫丁香唯美书系
作者: 若荷
出版社: 敦煌文艺
原售价: 23.80
折扣价: 11.90
折扣购买: 高天上的流云/紫丁香唯美书系
ISBN: 9787546805504

作者简介

若荷,本名宋尚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国内外两百余家报刊发表散文、小说、诗歌200余万字,作品收录《高中语文阅读欣赏》、《中国美文21世纪10年散文精选》等四十多种选本,著有《悠悠茶香》、《最后的香椿树》等散文集。

内容简介

幸福的珍藏 日历翻到最后一张,心中不禁感慨,又是岁末了 。 早晨换上新的日历,将旧日历倦倦地扔在桌上, 母亲拿过抹布,把桌 面抹得锃亮,于是,旧日历也被她随手拿走了。那里 面有她记下的亲朋好 友的电话号码,也有偶尔因怕忘记某些事情而让我们 给她记下的留言。我 知道,母亲一定是把它收藏起来了。 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母亲习惯性地收藏一 些旧物,她的那个小 小的红漆木箱里,不仅保存着我们儿时看过的小人书 、小发卡、红头花之 类的琐碎物品,还有一些发黄的信件,或者那就是父 母年轻时候的通信, 有我们几个孩子在外求学工作时写给父母的只言片语 。还有那曾经为我们 做鞋用的大小不等的纸样儿,母亲也把它们码齐了折 在一起,夹在一本旧 杂志里。因为这些旧物,记录了我们成长的一些重要 过程,记录了我们生 活中的经历,或者,记录了父亲母亲的爱情或者婚姻 ,甚至是记录了 生命。 曾经埋怨母亲,都是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攒它们 做什么?母亲说:也 不做什么,就是舍不得丢,看到它们,就想起过去的 日子,想起你们的小 时候。听了母亲的话,忽觉心里酸酸的,再看母亲的 皱纹和白发,默默地 将那些旧物重新撂起,郑重地放回原处。 母亲年纪大了,最近的几年里,身体多病,动辄 感冒发烧,本来就有 气管炎的毛病,就更一次次地引发。母亲拥有一处复 式的楼房,那是我们 为了孝敬她盖起的。但她不喜欢住,分三家把它们租 了出去,自己坚持住 在老房子里,那是她和父亲半生住过的。墙上的画、 小院里的花,都是父 亲留下的生活痕迹,母亲说,父亲的气息仿佛还在, 所以她不离开。可不 知是年久失修,还是什么原因,那所房子自从父亲去 世后就开始漏雨,为 此我们请人重新修整过,但最终没能修好。至今天, 外面下大雨,屋里墙 角处照旧雨水淋漓。淫雨连绵的季节,也还罢了,最 怕急风骤雨的时候。 偏偏母亲又不打电话告诉我们,只一个人用盆钵逐个 角落接着,因为那时 正是更深的夜晚,母亲怕惊动了我们的睡眠,便任由 屋子里的浊水汩汩 泛滥。 因为这个,不止是母亲,我的心里也时常觉得悲 伤,“屋漏偏逢连阴 雨”,怕的就是那种人在孤独却无人相助的境遇。想 许多年前,父亲健在 的时候,我们是何等的快乐!从小到大,何曾操心过 家中的事情。那时的 房屋好像也从来没漏过雨。在我们的眼里,父亲就是 一座山,一棵高大的 树,他撑起的,何止是一个家,而是我们心中的一片 天。 那时候,母亲每天清早早起打扫房间,父亲清扫 院子,父亲喜欢院子 里整整洁洁,然后蹲在他的小花园里侍候他的那些花 儿们。他喜欢在花草 的叶片上洒一些水,那样,既润泽了花草,又净化了 空气,使小院显得清 清爽爽。那是些夏天,水一洒下去,黝黑的泥土里的 热气便蒸发出来,空 气里氤氲着一股泥土和花香的气息。 那时候,父亲母亲都有自己喜爱的业余生活,每 天早晨天一亮,父亲 就出门去打门球,母亲则铺开纸张调墨画画。一直等 到父亲打完球回家, 他们才一起生火做饭。他们实行的是分餐制,做各人 爱吃的饭,然后各自 盛到各人的碗里。父亲把这个就餐方法说成是享受, 大概他们的前半生, 为了我们这一群儿女,很少吃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 母亲以前是小学老师,学过美术,喜欢画画,退 休后更是发挥了特 长,每天看书画画,从不间断。母亲有个习惯,每画 完一张,她就让我提 意见。曾画过一幅葡萄,她自以为比较成功,便拿出 来给我看,可是我看 到,那葡萄的叶片低垂着,毫无生气的样子,便笑着 和母亲调侃,说那葡 萄还可以吃的,但看那叶片,总感觉被人把根拔了出 来似的,要不就是如 我们家的花儿,少了养分,缺了水,恹恹的。父亲和 母亲听了,都呵呵大 笑起来。 我评母亲的画,从不拐弯抹角,但是注意方式方 法,生怕给母亲高涨 的热情泼了冷水。母亲也十分谦虚,在我提完意见之 后,她总是把那幅画 拿到远处看了又看,点头称是,然后卷起来,放到画 架上,再继续画新 的,如今已积起了厚厚的一摞。每逢人来,母亲就将 它们抱出来。母亲将 它们抱出来,实在不是为了让人看画,而是为了让人 们知道,她的女儿曾 经给她提出了哪些意见,那意见提得多么恰当。当众 人点头称是,赞扬她 的女儿有审美眼光的时候,母亲的脸上便会露出掩饰 不住的骄傲。人们哪 里知道,她的女儿的美术底子不及半瓶水,晃晃荡荡 ,是不懂国画艺 术的。 父亲除了喜欢打门球,还喜欢种花,他种的一盆 金桂,一盆令箭荷 花,都是大院里首属的。八月丹桂花开的时候,小院 里香气袭人,尽管是 隔了矮墙,隔了高高的飞檐,那香气也能横空漫溢出 来,飘向周围各个角 落,浓郁的花香吸引着路人。 每年八月我回娘家,便是为了那些桂花而去。父 亲是知道我喜欢桂花 的,所以在桂花盛开的时节,总不忘摘下一包花瓣留 存起来。不记得令箭 花开的日子了,但那花的艳丽娇嫩却一直在记忆里鲜 活着:喇叭一样的形 状,内边围裹着流苏一般的花絮,金黄的花蕊,从由 浅而深的花心处颤颤 地探出头来,蜜蜂们嗡嗡地在上面流连着,吸吮着它 的花蜜,蝴蝶则围绕 着飞来飞去,为之翩翩地舞蹈。 还有一盆塔松,是父亲的一位朋友送的,原先不 过是几指高的幼苗, 几年间长得足有房檐高了。后来嫌盆小,父亲把它们 挪到了地里,挪到地 里后它长得更加茁壮了。有一年竟招来一对黄莺儿, 暮春时节,浓密的枝 叶间很快便搭起了一个小窝。有很长一段时间,只要 站在离树不远的地 方,不经意间,能听见雏鸟嫩声嫩气的啼叫,父亲不 让任何人惊动。怕把 它们惊飞了,让它们在那棵塔松里自由自在地生活了 一个夏天,自由到像 我们友好的邻居一样,黄莺妈妈经常目中无人地飞出 窝去,在院子里跳跃 着觅食,喂它的儿女,来来往往,显得无比的奔忙。 窗前曾种着一棵石榴树,树枝长阔,树叶繁茂, 每年五月开花,九月 熟果。榴花烂漫的时节,给院子带来火红热烈的气氛 ,我们拉父母在树下 争相拍照,美其名日抢镜头。大家绕膝在父母的身旁 ,不失时机地抢下一 个个珍贵的镜头。红红的石榴花,灿烂的笑脸,小小 的石榴树下,洒落着 全家人的欢笑,那是何等温馨而珍贵的画面!然而这 画面,却已经离我们 渐行渐远。九月,石榴熟了,父母自会将它们摘下来 ,仔细地分作几份, 一份给我,另外几份托人辗转捎到另一个城市,那里 有他们的另外几个儿 子和女儿。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