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骏评传:众神与孩童的故事(精)
作者简介
杉田俊介,1975年生于日本神奈川县。评论家,作家。法政大学日本文学专业硕士。以《昴》《YURIIKA》等各种媒体为平台,发表文学、动画、漫画等评论,其对作家、作品解读常能直指核心,因此获得好评。此外还因关注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新生代就业困难等社会问题的文章备受瞩目。目前除写作评论文章之外,亦积极投身残疾人关怀救助工作。著作有《无固定职业的谋生者其“自由”是什么?》《无力批评》等。 译者简介: 于素秋,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教授。 李延坤,大连海事大学外语学院日语系教授。 武宝瑞,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内容简介
序章 官崎骏眼中的动画 ——原点至吉卜力前史 宫崎骏是如何走上动画 之路的?本章将对宫崎骏的 人生经历做传记性的描述, 并试探着寻找他动画梦想的 原点。 在这里,我提前一步将 自己思考的结论透露给读者 :宫崎骏一方面想救助那些 与自己并没有直接关系的“ 别人的孩子”,另一方面, 他也想救赎藏在自己“内心 深处的那个孩子”;二者交 汇在一起,便构成了宫崎骏 动画的原点,即高烟勋所形 容的“做动画的志向”。 初见动画 宫崎骏1941年1月5日出 生于东京。是四兄弟(长子 新、三子裕、四子至朗)中 的次子(以下内容以《出发 点》《折返点》两书收录的 “年谱”为基础,参照宫崎随 笔、对话、采访发言,并结 合大泉实成写于2002年的 评论性传记《宫崎骏的原点 》等内容汇集而成。若有与 事实不符之处,本人愿负全 责)。 据说“骏”这个名字是由 父亲选定的,出处是当时的 著名军官多田骏中将。 宫崎骏出生的时候,一 家人住在墨田区本所石原町 的大杂院里。同样在墨田的 龟泽町,他的祖父富次郎曾 经营过一家社区工厂。祖父 在宫崎骏降生之前便已经过 世了,于是他的父亲和叔叔 二人将它继承了下来。后来 ,兄弟二人把工厂迁到枥木 县鹿沼市,并在原有的基础 上成立了“宫崎飞机制作所” 。宫崎骏三岁的时候,一家 人为了逃避战火,又迁居到 枥木县宇都宫市。 1945年7月,日本战败在 即。一家人避难的宇都宫遭 到了大规模的空袭。父亲背 着宫崎骏,带领全家逃向东 武铁路一个叫土手上的地方 ,当时四岁半的宫崎骏,在 土手上目睹了宇都宫市区被 大火吞没。燃烧弹如雨点般 地从乌云密布的天空落下, 将夜晚映照得犹如白昼。 这段记忆,是宫崎骏对 战争最为强烈的“亲身体验” ,刻骨铭心。 此后一家人搬到父亲位 于鹿沼市的别墅,并且在战 争结束后依然生活在那里。 据兄弟们说,宫崎骏为 人老实,性格内向,是个很 不起眼的孩子。他并不擅长 运动,但画画得还不错。小 学时代的宫崎骏已经是位漫 画高手了,他喜欢手冢治虫 和杉浦茂,对手冢的《太平 洋X点》作品更是情有独钟 。他还是福岛铁次绘本故事 《沙漠魔王》的忠实读者, 从后来的《风之谷》中所体 现的世界观来看,这部作品 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宫 崎骏开始接触迪士尼、弗莱 舍以及苏联制作的动画片。 但这个时候的他,尚未萌生 成为漫画家或是制作动画电 影的想法。 1950年,宫崎骏小学四 年级,父亲在东京都杉并区 的永福购买了一幢独栋房, 一家人回到东京居住。 宫崎骏转入杉并区立大 宫小学,成为插班生。不久 ,朝鲜战争爆发。从小就喜 欢画飞机的宫崎骏,被朝鲜 战争再次点燃了热情,比以 往更加热衷描绘飞行器。他 极其厌恶战争的残暴,可又 难以抗拒战争的魅力。可见 ,这种矛盾如同宿命一般, 早早就植根于宫崎骏的内心 深处了(小学五年级时,宫 崎骏再次转学,进入新成立 的永福小学)。 1956年,宫崎骏从杉并 区大宫中学毕业,考入都立 丰多摩高中。这个时候,他 萌生了想当漫画家的念头。 高中时代的宫崎骏相当郁闷 ,他开始质疑,一心只想做 漫画家的自己为什么非得学 习?整天胡思乱想纠结难耐 的他,既无法专心读书,又 不能专心画漫画。即便如此 ,这位老实的少年连反抗的 想法都没有,只是睡一觉算 一觉,浑浑噩噩地混日子。 然而就在这时,转机出 现了。 高中三年级的时候,宫 崎骏观看了东映动画制作的 日本第一部长篇动画《白蛇 传》(薮下泰司,1958) 。这部作品给宫崎骏带来了 极大的震撼,对他的人生产 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宫崎骏 后来无数次地谈到当时的感 受,甚至称自己立志投身动 漫也与《白蛇传》密不可分 。 1959年,宫崎骏考入学 习院大学政治经济学系,在 校期间曾以日本产业论为专 业研究课题。他本来的志愿 是考取美术类的大学,但因 父亲的反对,无奈之下,只 好妥协,决定大学期间暂缓 漫画创作。由于学习院大学 没有漫画研究会,他参加了 儿童文学研究会,因为这似 乎是与漫画研究最为接近的 社团了。虽然这种学生组织 更像一个大家聚在一起聊天 的地方,但是,宫崎骏似乎 就是在那个时候,发现了儿 童文学的乐趣,并产生了全 新的认识。这段经历悄然渗 入了宫崎骏的内心,使他自 然而然地形成了“为孩子们 创作电影”的志向。 P1-5 以孩童和神灵为心灵路径,深入日本国民动画大师宫崎骏的精神世界,体会其作品的美好与纯真,绝望与超越。宫崎骏何以成为宫崎骏?其成长经历与动画作品如何互相成就? 《龙猫》开启万千孩童与成人心灵的密钥究竟何在? 无脸男的原型竟是宫崎骏本人? ——将宫崎骏的长篇代表作视为其心灵的年轮,走入其精神世界的幽暗深邃之地。★深入、细致而又别具会心的解读,既是在讲述宫崎骏的心灵史,也由此辐射日本的儿童教育、亲子关系、动漫业态等社会及文化问题。 ★从《龙猫》《天空之城》《千与千寻》等代表作中的理解儿童心灵与自然世界。 ★文字深刻而别致,冷峻又暗藏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