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60年](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31113/18/20231113180416877.jpg)
出版社: 福建人民
原售价: 22.00
折扣价: 16.72
折扣购买: 历史上的60年
ISBN: 9787211058792
冯敏飞,福建泰宁人,已出版有长篇小说《鼠品》《红豆项链》《兵部尚书轶事》《裁员恐惧》,散文集《人性·自然·历史》及随笔《历史上的60年》等。
公元前146年,即汉景帝中元四年,在厚厚五大本的《中国历史大事编 年》一书中也一跳而过。在更丰盈的《资治通鉴》中,才查到不痛不痒两 笔,一是夏季发生蝗灾,二是十月发生日食,连灾情都没写。在后面一些 年份,也常碰到这种窘境,好让我失望。 失望之际,我想到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的英语原文名为 《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这位著名历史学家写道: 然而,这年朝廷有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略的事件。这些事件,表 面看起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大事的结症,也是将在以后 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因果关系,成为历史的重点。 本书这些年份,何尝不是如此? 平淡无奇的公元前146年,很自然让我想到两个字:无为。 “无为”是道教的重要概念。道教以“道”为基本信仰,认为“道” 是无为的。因此,无为便成为道教徒对自然界运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 认识,以及人安身立命的基本态度。《明道篇》诗:“自然之道本无为, 若执无为便有为。得意忘言方了彻,泥形执象转昏迷。身心静定包天地, 神气冲和会坎离。料想这些真妙诀,几人会得几人知。”《道德经》中有 12处提到无为,第三章称:“为无为,则无不治。”这“无为”是顺应自 然,不妄为的意思,并非不求有所作为。《庄子》将“无为”推销到帝王 圣人的治世方略当中,认为“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 至也。故帝王圣人休矣”,不过帝王应该“以无为为常”,而臣下则应“ 有为”,“上必无为而用天下,下为有为为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庄 子是个非常清高的人,尽管生活穷困,也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请。提倡 护养生命的主宰,让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具有浓厚的 浪漫主义色彩。大智大慧的庄子料想不到,他的“无为”之说会成为汉初 政治的重要特征。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年轻时曾有“无赖”之称。然而,此人天生是一 块干大事业的料。我们在中学课本里读过司马迁的《鸿门宴》,对以下一 段一定难忘: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 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灞上。范增说项羽日:“沛 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 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令人难忘的不是所谓天子气,而是刘邦的志气,从贪财好色到不贪财 好色之变。此外,刘邦还有一系列变化。 经过秦代暴政的肆掠,又经过十来年内战的摧残,山河失色,百姓苦 不堪言。当时,皇帝也凑不齐4匹毛色一样的马做车骑,宰相将军出门只能 坐牛车。物价飞涨一两干倍,人吃人的现象随处可见。面对这样一种局面 ,刘邦即位之初还重武力轻诗书,以“居马上得天下”自矜。大臣陆贾及 时建议吸取秦朝的教训,采用“逆取顺守,文武并用”的方略,以“无为 而治”为国策。刘邦接受这建议,出台一系列有利于“休养生息”的政策 ,主要有:“兵士罢归家乡”“复故爵田宅”“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 “抑制商人”“减轻田租为十五税一”等。这一系列新政的实施,使得汉 初迅速建立起新的统治秩序,并使农民得到一些土地和劳动时间,社会经 济很快得以恢复,从而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成语“萧规曹随”,说的也是这一时期的政治特征,只是角度不同, 更为形象生动。很遗憾,刘邦不能万岁,62岁(其出生时间有争议,或53岁 )就死,从称汉王那年算起,在位也只有12年。幸运的是,他儿子刘盈接班 后也“无为”。 刘邦的宰相叫萧何,刘盈的宰相叫曹参。刘盈继位后,看到曹参一天 到晚喝酒聊天,好像根本不用心为他治理国家,便追问。曹参说:“请陛 下想想,您跟先帝相比,谁更贤明英武?”刘盈说:“我怎么敢和先帝相 提并论呢?”曹参又问:“那么,陛下看我跟萧何相国相比如何?”刘盈 笑道:“好像你不如萧相国。”曹参说:“非常正确!既然您不如先帝, 我又比不上萧相国,那么我们还能制定比他们更好的法令规章吗?现在陛 下是守业,而不是创业。因此,我们这些做大臣的,应该遵照先帝遗愿, 谨慎从事,恪守职责,对已经制定并执行过的法令规章,不必乱加改动。 我现在这样照章办事不是很好吗?”刘盈听了,连忙赞赏。曹参任丞相3年 ,极力主张清静无为不扰民,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使西汉政 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日渐改善。曹参死后,百姓们编一首歌谣称 颂他:“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 静,百姓心欢喜。” 没想到刘盈21岁就夭折,更没想到他儿子刘恭还没来得及正式登基, 就跟祖母吕雉发生冲突而被毒死,权力由吕雉控制,所幸的是她没怎么改 变“无为”的国策。9年后,发生宫廷政变,由刘邦的儿子刘恒继位,即著 名的汉文帝。 这时,幸运再次光临,不仅年仅23岁的刘恒为人诚恳谦逊,窦皇后也 非常贤惠,他们都是《老子》《庄子》的崇拜者。刘恒废除割鼻断足酷刑 ,对80岁以上老人赏赐,并经常免除全国田赋。他自己生活节俭,甚至穿 草鞋上殿。他本来想盖一个宫殿,预算要2000两黄金,立即说: “这是 lO个中等人家的财产啊,不建了!”他的妻子们也不奢侈。慎夫人想穿街 上流行的拖地裙,但一听需要多费布料,也就作罢。 刘恒及其夫人们生活简素了,天下百姓的生活普遍滋润。到刘启后期 ,尽管人口大量增加,各郡县的粮仓还是满满的,中央粮库则多得发霉。 存钱也太多,以致串钱的绳子生虫。刘恒任职23年及其儿子景帝刘启任职 17年共40年期间,史称“文景之治”。治是“治世”,即治平之世,也就 是太平盛世。公元前146年,西汉建国60周年之时,这个太平盛世已经30多 年了。 “文景之治”时期,不仅国内形势欣欣向荣,对外关系也呈和平之象 。 匈奴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生活在河套地带,游牧于大漠南北 ,即今内蒙古及其以北地带。不过,现在蒙古草原上的蒙古族并不是匈奴 人的后裔。匈奴人跟现在的匈牙利人倒有着某种血缘关系。匈奴之名始于 秦汉,此前称“狄”“戎”“胡人”等。 …… P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