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06
作者简介
《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英文版指导和激励来自世界各地和社会各个部门(非营利组织、企业和**)的数百万社会变革**。通过在线研讨会、会议、杂志、在线文章、播客等,《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探讨涉及各类主题的研究、理论和实践,包括影响力投资和非营利组织的商业模式。《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由斯坦福大学PACS 中心出版。 《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中文刊出版方: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致力于构建一个包容发展的社会,为真切关心社会发展的人提供解决社会问题的生态环境。乐平将自己定位为社会创新的触媒和社会创新市场的构建者。 通过以影响力为导向的综合性投资,乐平支持具有高成长性的新生代社会企业快速发展,并催化具有规模化潜力的社会创新方法,*终产出规模化的社会影响力。通过一系列知识与思想产品,乐平为社会创新构建人才市场和思想市场,基于跨界多元的社群培育一个有利于社会企业家生长的社会创新环境,促进*多社会企业的规模化发展。
内容简介
社会影响力债券:一种全新形式的金融工具(节选) 罗布·欧文清楚地知道什么能让刑满释放人员不重蹈覆辙。“那就是要有容身之处,要有奔头,也就是工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有人扶持。如果我们能把这三方面做好,再犯罪率就会下降。这并非难事。” 但是要为如此***的服务筹资就不容易了。作为圣贾尔斯信托(St. Giles Trust)的首席执行官,欧文领导这家英国慈善机构为**弱势群体(包括有犯罪前科的人)找工作、找房子,并提供其他支持,改善他们的生活,让他们能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因此,当得知有一种为降低再犯罪率买单的新机制时,他十分希望参与。 这一机制就是世界上首只社会影响力债券(Social Impact Bond)。这种金融工具不但能让**从私人投资者手中为社会干预措施筹集*多资金,同时又避免拿纳税人的钱冒险。社会影响力债券是“成果投资者”(通常是**或**资助机构)与投资人之间的合同。投资人为切实可行的社会干预措施预付项目经费。如果合同中约定的目标实现了,成果投资者会向投资人支付报酬。 社会影响力债券诞生于2010 年,旨在为包括圣贾尔斯信托在内的慈善组织联盟筹集资金。该联盟为英国东部城市彼得伯勒的短期服刑人员提供服务,目的是降低他们出狱后的再犯罪率。 2017 年7 月,彼得伯勒社会影响力债券的设计者, 社会金融公司(一家非营利组织)宣布这个试点项目取得了成功:它将服刑人员的再犯罪率降低了9%,超过了债券发行时英国***设定的7.5%的目标。因此,投资人拿到了**返还的全部资金,并在投资期内获得了超过3%的年化收益率的投资回报。 彼得伯勒社会影响力债券的成功标志着社会性融资的发展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将财务回报与项目成果挂钩,不仅节省了纳税人的钱、降低了**承担的风险,还回应了社会部门从衡量产出(服务的人数)转为衡量成效(改变命运的人数)的压力。社会影响力债券在返还投资人本金的同时实现了收益,这表明,重新思考如何改善社会服务及其支付方式,可以为社会面临的某些挑战找到新的解决方案。 社会融资的创新之举 当彼得伯勒社会影响力债券面世时,英国的经济衰退和紧缩政策使社会服务项目面临巨大的筹款压力,急需找到其他融资方式。英国**于2000 年成立的社会投资专项工作组从成立之初就在为社会投资创建市场,并想办法让金融部门参与解决社会问题。 罗纳德·科恩爵士是社会金融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在2000 年至2010 年间担任专项工作组的**。他回忆起**讨论社会影响力债券的情景。那时,工作组的两名成员提出,为了防止有犯罪前科的人再次犯罪,可以通过将再犯罪降低率与金融收益挂钩,来资助一些社会专案,并就此征求他的意见。“哇,”科恩说,“你们已经找到了将资本市场和社会企业家联系起来的关键。” 尽管资助彼得伯勒债券的是包括洛克菲勒基金会在内的慈善领域投资者,他们还是希望自己投入的资金能获得回报。因为只有证明社会影响力债券的原理行得通,才能吸引私人投资者。社会影响力债券的资助者们相信,如果这一模式取得成功,它将向私人投资者证明其潜力,从而改变以往社会服务项目的资助方式。 在2007 至2011 年间担任洛克菲勒基金会执行总监,领导基金会影响力投资项目的安东尼·巴格-莱文说:“我们认为社会影响力债券是为社会问题解决方案融资的一个创新。” 彼得伯勒债券的投资人共筹款500 万英镑,并且制定了项目指标。刑满释放人员的再犯罪率必须降低7.5%或以上,***才会给投资者返还投资。如果再犯罪率被控制得*低的话,投资人能获得*高的回报,年投资回报率*高为13%,上限为800 万英镑(约1 110万美元)。 在2010 年项目启动时,约60%的服刑人员在出狱后的一年内会再犯罪。2014 年8 月,关于彼得伯勒社会影响力债券的首份报告令人鼓舞:首批参与试点的1 000 名刑满释放人员的再犯罪率与全英国均值相比降低了8.4%。 这一项目*初计划运行7 年,项目参与者被分成3 期,每期1 000 人,但由于英国缓刑法的修订,项目在仅试行了两期后,于2015 年被迫终止。但是巴格-莱文认为,这个项目的影响深远,甚至**社会影响力债券本身,因为它推动了一项短期服刑人员回归社会的计划在全英国范围内推广。“我们要记住,社会创新是达成目标的手段。” 他说,“我们的目标是弱势群体能获得改善生活所需的服务。” 《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系列,来自斯坦福大学的前沿研究和实践,囊括社会创新领域的经验、总结,以及专家学者对社会创新方面新的见解,有助于指导和激励来自世界各地和社会各个部门(非营利组织、企业和**)的社会创新活动。 从**化的知识分享中探求对本地创新实践有意义的内容,并努力与之对话,摆脱文本的局限,将社会创新的专业化知识生产与*常生活中的职业经验与生活常识连接起来,丰富我们的创新理论和策略想象力,融会贯通文本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