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选/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朱自清散文选/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作者: 朱自清|总主编:余良丽
出版社: 四川科技
原售价: 24.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朱自清散文选/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ISBN: 9787536485181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中国现代**作家、学者、教育家、批评家。曾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 朱自清的散文素朴缜密、隽永深刻、沉郁顿挫,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思想沉厚著称,极富真情实感和感染力,他的散文作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家庭小品,如《背影》《给亡妇》等;二是海外游记,如《欧游杂记》《伦敦杂记》;三是写景美文,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春》等。

内容简介

这一卷诗稿的运气真坏!我为它碰过好几回壁, 几乎已经*望。现在承开明书店主人的好意,答应将 它印行,让我尽了对于亡友的责任,真是感激不尽! 偶然翻阅卷前的序,后面记着一九二四年二月; 算来已是四年前的事了。而无隅的死*在前一年。这 篇序写成后,曾载在《时事新报》的《文学旬刊》上 。那时即使有人看过,现在也该早已忘怀了吧?无隅 的棺木听说还停在上海某处;但*月去得这样快,五 年来人事代谢,即在无隅的亲友,他的名字也已有点 模糊了吧?想到此,颇有些莫名的寂寞了。 我与无隅末次聚会,是在上海西门三德里一个楼 上。那时他在美术专门学校学西洋画,住着万年桥附 近小弄堂里一个亭子间。我是先到了那里,再和他同 去三德里的。那一暑假,我从温州到上海来玩儿;因 为他春间交给我的这诗稿还未改好,所以一面访问, 一面也给他个信。见面时,他那瘦黑的,微笑的脸, 还和春间一样;从我认识他时,他的脸就是这样。我 怎么也想不到,隔了不久的*子,他会突然离我们而 去!——但我在温州得信很晚,记得仿佛已在他死后 一两个月;那时我还忙着改这诗稿,打算寄给他呢。 他似乎没有什么亲戚朋友,至少在上海是如此。 他的病情和死期,没人能说得清楚,我至今也还有些 茫然;只知道病来得极猛,而又没钱好好医治而已。 后事据说是几个同乡的学生凑了钱办的。他们大抵也 没钱,想来只能**收殓罢了。棺木是寄在某处。他 家里想运回去,苦于没有这笔钱——虽然不过几十元 。他父亲与他朋友林醒民君都指望这诗稿能卖得一点 钱。不幸碰了四回壁,还留在我手里;四个年头已飞 也似地过去了。自然,这其间我也得负多少因循的责 任。直到现在,卖是卖了,想起无隅的那薄薄的棺木 ,在南方的潮湿里,在数年的尘封里,还不知是什么 样子!其实呢,一堆*骨,原无足惜;但人究竟是人 ,明知是迷执,打破却也不易的。 无隅的父亲到温州找过我,那大约是一九二二年 的春天吧。一望而知,这是一个老实的内地人。他很 愁苦地说,为了无隅读书,家里已用了不少钱。谁知 道会这样呢?他说,现在无隅还有一房家眷要养活, 运棺木的费,实在想不出法。听说他有什么稿子,请 可怜可怜,给他想想法吧!我当时答应下来;谁知道 一耽搁就是这些年头!后来他还转托了一位与我不相 识的人写信问我。我那时已离开温州,因事情尚无头 绪,一时忘了作覆,从此也就没有音信。现在想来, 实在是很不安的。 我在序里略略提过林醒民君,他真是个值得敬爱 的朋友!*热心无隅的事的是他;四年中不断地督促 我的是他。我在温州的时候,他特地为了无隅的事, 从家乡玉环来看我,又将我删改过的这诗稿,端端正 正的抄了一遍,给编了目录,就是现在付印的稿本了 。我去温州,他也到汉口宁波各地做事;常有信给我 ,信里总殷殷问起这诗稿。去年他到南洋去,临行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