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去哪儿了
作者简介
作者: (西)霍尔迪?阿米诺斯,1978年出生在西班牙首都巴塞罗那附近的蒙卡塔尔和雷克萨奇,从小就喜欢听老师在课堂上讲奇闻轶事。喜欢跳舞、游戏以及讲故事。相信人们需要更多有深度的故事、神话,以及对自然的尊重。因此,为孩子们创作了很多优秀的绘本故事。 绘者: (西)艾伯特·阿雷亚斯,1990年出生在西班牙首都巴塞罗那,大学在巴塞罗那进修艺术,全面学习各种绘画技法,成绩优异,并决心以插画做为毕生的职业。毕业后陆续出版了很多书,画风充满想象力,深受孩子们的喜欢。 译者: 余治莹, 儿童文学作家、台湾麦克公司总编辑、台湾全民阅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首届原创图画书大赛评委。第六届海峡两岸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长。翻译过六十余本图画书,最喜欢《鲸鱼》《我爸爸》《大卫,不可以》《亲爱的小鱼》《跳舞》及《派弟是个大披萨》等。著有《爱说故事的熊猫》《不一样的毕业礼物》《恐龙妈妈的宝贝蛋》《乌龟家族爬呀爬》《面具村》等二十余本图画故事书。
内容简介
基本资料 讲月亮阴晴圆缺的绘本有很多,但完全从孩子的思维特点出发的,并不多见。 看看《月亮去哪儿了?》中的孩子们是怎样解释月亮去哪儿了吧—— 月亮是冰激凌,被流星一口一口舔没了;月亮是大灯,里面的灯泡相继坏掉了;月亮是小姑娘,害羞藏起来了;月亮是足球,没气了……冰激凌、足球、小姑娘、灯泡……都是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元素,这样的回答乍一看让人意外,但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非常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 当然,除了天马行空的想象,《月亮去哪儿了?》还给孩子介绍了月相的变化,让孩子知道月亮不见了的真正原因。 《月亮去哪儿了?》还是一本指导全家人一起玩、一起开脑洞的绘本—— 我们可以像《月亮去哪儿了?》的故事一样,由孩子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每个人针对这个问题给出一个或有趣、或疯狂、或科学的答案,并将自己的答案编成故事演绎一番。这样,一场丰富的亲子活动就形成了。 那么,什么时候读《月亮去哪儿了?》这本书?孩子突然喜欢看月亮的时候、发现月亮会变化的时候,中秋节的时候,月食的时候——告诉孩子月食与月相是不同的,鼓励孩子独立思考的时候,以及任何孩子想读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