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
作者简介
米兰·比德拉(1929— ) 捷克小说家。1967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连出三版,印数惊人,每次都在几天内售馨。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后,《玩笑》被列为禁书。1975年移居法国后,他的绝大多数作品,如《笑忘录》(1978)、《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轻》(1984)、《不朽》(1990)等等都是首先在法国走红,然后才引起世界文坛的瞩目。昆德拉还出版过三本论述小说艺术的文集,其中《小说的艺术》(1936)以及《被叛卖的遗嘱》(1993)在世界各地流传甚广。昆德拉原先一直用捷克语进行创作。但近年来,他开始尝试用法语写作,已出版了《缓慢》(1995)和《身份》(1997)两部小说。
内容简介
转念间,我们想到一座城堡去过上一宿。在法国 ,城堡改成酒店的很多:遗落在一片难看、不见绿色 的土地上的一块方形绿地;围在巨大公路网中间一个 带花径、树木、禽鸟的小角落。我驾着车,从后视镜 中看到一辆车子跟在后面。左转向灯不停闪烁,全车 发射出急不可待的电波。司机在等待机会超越我;他 窥伺这个时机就像猛禽窥伺一只麻雀。 薇拉,我的妻子,对我说:“法国公路上每五十 分钟要死一个人。你看他们,这些在我们周围开车的 疯子。就是这批人,看到街上老太太被人抢包时,知 道小心翼翼,明哲保身。一坐到方向盘前,怎么就不 害怕啦?” 怎么说呢?可能是这样:伏在摩托车龙头上的人 ,心思只能集中在当前飞驰的那一秒钟;他抓住的是 跟过去与未来都断开的瞬间,脱离了时间的连续性; 他置身于时间之外;换句话说,他处在出神状态;人 进入这种状态就忘了年纪,忘了老婆,忘了孩子,忘 了忧愁,因此什么都不害怕;因为未来是害怕的根源 ,谁不顾未来,谁就天不怕地不怕。 速度是出神的形式,这是技术革命送给人的礼物 。跑步的人跟摩托车手相反,身上总有自己存在,总 是不得不想到脚上水泡和喘气;当他跑步时,他感到 自己的体重、年纪,就比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身与岁 月。当人把速度性能托付给一台机器时,一切都变了 :从这时候起,身体己置之度外,交给了一种无形的 、非物质化的速度,纯粹的速度,实实在在的速度, 令人出神的速度。 这是奇怪的联盟:技术的无人性冷漠与出神状态 的烈焰。我记起三十年前那个美国女人,她的外貌既 严峻又热情,类似一名谈色情的政工干部,给我上了 一堂性解放课(只是冷冰冰的理论);她谈话中最常说 的词就是“性欲高潮”,我数了数:四十三次。性欲 高潮崇拜:折射在性生活中的清教徒实用主义;医治 闲散的特效药;尽快越过性交出现的障碍,以求达到 心驰神往的宣泄一一爱情与宇宙的惟一真正目标。 慢的乐趣怎么失传了呢?啊,古时候闲荡的人到 哪儿去啦?民歌小调中的游手好闲的英雄,这些漫游 各地磨坊、在露天过夜的流浪汉,都到哪儿去啦?他 们随着乡间小道、草原、林间空地和大自然一起消失 了吗?捷克有一句谚语用来比喻他们甜蜜的悠闲生活 :他们凝望仁慈上帝的窗户。凝望仁慈上帝窗户的人 是不会厌倦的;他幸福。在我们的世界里,悠闲蜕化 成无所事事,这则是另一码事了。无所事事的人是失 落的人,他厌倦,永远在寻找他所缺少的行动。 我看后视镜,还是那辆车,由于迎面而来的车流 而无法超越我。司机旁边坐着一个妇女:那个男人为 什么不对她说些有趣的事呢?为什么不把掌心按在她 的膝盖上?这些都不做,却咒骂前面的驾车人开得不 够快。那个女人也没想到用手去碰碰驾驶员,她在心 里跟他一起开车,也在咒骂我。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