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求共眠--我与生活的一段非虚构

速求共眠--我与生活的一段非虚构
作者: 阎连科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6.10
折扣购买: 速求共眠--我与生活的一段非虚构
ISBN: 9787550029903

作者简介

阎连科,1958年出生于河南嵩县,1978年应征入伍,1985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政教系,1991年毕业于解放*艺术学院文学系。1979年开始写作,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光流年》《坚硬如水》《*活》《风雅颂》《炸裂志》,中篇小说《年月*》《黄金洞》《耙耧天歌》《朝着东南走》,短篇小说《黑猪毛自猪毛》,散文《我与父辈》《711号园》等作品。先后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第三届老舍文学奖和其他**外文学奖项二十余次。入围2012年度法国费米那文学奖短名单、2013年度英国曼布克奖短名单,并获得第十二届马来西亚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奖、2014年度弗兰茨·卡夫卡文学奖。作品被译为*、韩、越、法、英、德、意、荷、挪威、以色列、西班牙、塞尔维亚等二十多种语言,在二十多个**和地区出版。现供职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为教授、驻校作家。

内容简介

想到了**电影节上的金熊奖、金狮奖、金棕榈奖和 直到**中国电影还为之一路狂奔而空白浩荡的奥斯卡* 佳外语片奖的小金人(倘若不是李安和他的《卧虎藏龙》, 中国电影就委实如**啐在想要**她的**脸上的道德 之痰了)。如此沿着思维的跑道,那些倒在跑道上的多米诺 骨牌,又反其道而回转地纷纷站直了身子。我想到了张艺 谋、陈凯歌、顾长卫、姜文、冯小刚、贾樟柯等,所谓中 国电影的导演大咖们,在我的那部电影挤入院线公映的几 天后,或者半月后,他们伴随着如潮的好评和如股市暴涨 般的票房,一个个是怎样地带着妻子或者某位女明星,悄 无声息地走进影院内,混进观众的人群,一边看着电影, 一边不断地拍着自己的大腿,情不自禁地用脚去踢着前座 的后背,而嘴里却是不停地骂着:“妈的!妈的!”如同 马尔克斯在大学的宿舍里,看完卡夫卡的《变形记》,气 得把书摔在地上后,还又拾起来扔在蜡烛上,盯着书页燃 烧的火光,一连说了三句“***”!还有远在北美的斯 皮尔伯格,法国的吕克·贝松,英国的丹尼·博伊尔,意 大利的鲁奇诺·维斯康蒂(他还活着吗?)还有那个伊朗的 阿巴斯(也死了?)……这一瞬间,涌进我脑里的伟大导演 和伟大的电影,挤得如败退城池的兵丁和佣工,连城门都 不可阻挡那从城池泻流出来的溃散和落马…… 还有另外的期冀、希望和可能吗? 当然有! 不仅有,而且还多而美到面向大海,春暖花开——一 世界的*望,都如那时耶稣被钉上了十字架而看到了人类 未来全部的希望和光明。实在不敢多说,不敢多言。倘若 我**能够破釜沉舟、披肝沥胆地把我那一念间的真实, 全都斗胆写下来,我想每一个读者,不骂我是神经病,那 就一定是他们有了神经的麻木和面瘫(请读者原谅我,这儿 我大约省去了我内心耻辱、恶念、卑劣并应该摊牌直写的 五百字。这省去的五百字,正是我虚伪的写照和佐证)。有 时候,在中国的文化情势下,坦诚会毁掉一切;保留与虚 伪,才是成就事业的根基。这一点我深深地明白,在我们 的现实中,谎言的价值,远远大过真实的意义。深味了名 利的我,就像一个卖塑料盆景而给自己卖出一个真正花园 的人,看透了电影这门所谓的艺术,是*能把金钱、名声 和精神、灵魂混为一谈而纠缠不清的一个魔艺桶。在我看 到的现实中,世界上唯有电影才可以把灵魂的斤两,以正 比的方式,摆上巨型天秤的两端。而别的艺术,则**失 去或正在失去这种正比的依据。当绘画进入了灵魂,而不 着边际的抽象,则成了灵魂存在的物证。而三岁幼童的彩 墨,则似乎是抽象的原祖。所以,毕加索一生的努力,就 是要让自己生理的年龄越大,而抽象的年龄愈小——所有 抽象的艺术,我以为都是一场板着面孔的玩笑。而文学— —以我的经验论,你若写出了人的灵魂,就一定要放弃对 读者的苛求。想要获求读者和钱包的喜悦,那就一定要在 小说中把灵魂当作大锅炖菜中的猪肝和猪心。世界就是这 样儿。文学也是这样儿。我正是因为参悟到了这一点,才 开始明白电影这门所谓的艺术,其实正是一门要把红烧肉 烧成晚霞的老行当;是****可以把灵魂以斤两变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