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故事
作者简介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Van Loon.H.W.,1882—1944),杰出的美国通俗历史作家,出生于荷兰。他1931年开始写书,直到1921年写出《人类的故事》,一举成名,饮誉世界。房龙一生著述颇丰,写了30多部涉及历史、文化、文明以及科学等方面的书籍,主要包括《房龙地理》《文明的开端》《太平洋的故事》《人类的艺术》《圣经的故事》《宽容》《美国的故事》《与伟人谈心》以及此书《人类的故事》等。房龙的著作文笔优美、知识广博、轻松风趣,真知灼见发人深省,贯穿着理性、宽容和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在世界各地广受读者喜爱。房龙是出色的通俗作家,伟大的文化普及者,他的目标是向人类的无知和偏执挑战。他采取的方式是普及知识与真理,使他们成为尽人皆知的常识。
内容简介
千万年来,人类始终都在一个无法解脱的旋涡中盘桓 : 人是什么? 人究竟从何处来,要到何处去? 经过一代代人的不懈奋斗,人类一步步地从这个旋涡 中抽离出来,这些问题的答案也越来越清晰。 但是,即使到了今天,人类迈出的步伐也是有限的, 我们仍旧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然而对于许多事情,我们 最起码已经可以做出准确的推断。 亲爱的读者,我将要在这一章中,向你们诉说人类登 上历史舞台的故事。假设对于生物可能存活在地球上的时 间,我们用一条具有相应长度的直线来表示,那么,人类 或在一定意义上和人的生命接近的动物,在这个美丽星球 上存在的时间,就是这组线中长度最短的那条。 在地球这个大舞台上,最后登场的动物是人类,但最 早掌握用脑力征服大自然技巧的动物,却也是人类。我们 之所以要对人加以研究,而非选取同样拥有有趣历史的猫 、狗、马等其他动物为研究对象,原因正在于此。 根据现在我们所掌握的资料,人类存在的这颗行星, 最开始是一个巨大的、燃烧着的球体。但是,和宇宙的无 边无际相比,它还不及一粒微尘。在数百万年时光的冲刷 下,它的表面慢慢地燃烧殆尽,并生出了新的“肌肤”— —一层厚度很薄的岩石。正是这层看起来毫无生命迹象的 “肌肤”,在暴雨日积月累地冲刷下,蜕去了坚硬的花岗 岩,那些裸露出来的泥土,被雨水推动着进入到高峻的峡 谷,直到太阳赶走雨云,星球上被冲击出来的大量小水坑 慢慢地演变为东西半球的宽阔海洋。 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奇迹出现了:在这个看起来没有 半点生气的星球上,生命诞生了! 海洋孕育了第一批存活下来的细胞。这些细胞在海洋 里随着波涛展开了一场延续数百万年的流浪。在这场旅行 中,为了使自己能够在周围恶劣的环境中更好地生存,它 们一步步地养成了自己的“脾气秉性”。其中一些细胞喜 欢昏暗的、有着淤泥的湖泊或池塘底部,便从山顶“乘坐 ”雨水“快船”,来到水底安家,演变为植物;另一些细 胞更喜欢到处漂流,便生出很多节状的四肢,在海底住了 下来;还有一些细胞长出了鳞片,在水里欢快地游泳,直 到最后演变成鱼类。 几乎在同一时间,植物数量的增加使得海底的空间变 得有些拥挤,一部分的细胞只好搬迁到新的地方——沼泽 地和山脚下的泥岸处,以便更好地生存。它们每天都能从 潮汐中,呼吸故乡的气息。接下来,为了在地球表面上的 稀薄空气中争取到生存下去的机会,它们必须学习适应不 那么舒适的新家,直到掌握在空气中像在水中一样生存的 本领。它们的身体慢慢成长起来,演变为灌木和树林,甚 至还学会了开花的“绝技”,以吸引鸟儿和昆虫将自己的 种子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就这样,陆地上长满了植物。 由于在海洋中生活变得艰难,部分鱼类从海洋中“搬 迁”出来,慢慢掌握了用鳃和肺呼吸的本事,但同时也没 有丢掉在水里生存的技能,最初的两栖动物由此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