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内调穴位外治肝病
作者简介
臧俊岐,1942年生,河南开封人。主任医师、著名针灸学家,历任开封市针灸学会会长、开封市中医药科技委员会委员、开封市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称中医评审委员会委员。自幼体弱多病,稍长立志攻医。业医近50年,针技娴熟.医术精湛,勤求博采,师古创新。施针用药简而有效,针刺手法温和轻柔,乃针灸“温和派”代表人物之一,创有“无痛针刺法”和“飞针点刺飞凤展翅努啄术”。擅长神经内外、风湿、呼吸等科和灸疗术,多次被邀请出国应诊和讲学,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科技攻关。“重铸宋代天圣针灸铜人的研究”等六项科研课题分别获得部、省、市级科技成果奖,“重铸的针灸铜人”填补了世界空白。其著作《中国灸法集粹》获北方十省市科技图书一等奖和北京市人民政府科技专著奖。曾赴法国、英国、俄罗斯、赞比亚、刚果(金)等国进行医疗和学术交流,荣获卫生部授予的“全国援外优秀医疗队员”称号。曾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多次在世界针灸学术大会上宣读论文和作针刺手法现场观摩表演。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著有《针灸医学验集》、《中国灸法集粹》、《大师教你针灸点穴按摩拔罐》等10部书。其个人辞条被载入《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世界医学界名人录》等20余部辞典。
内容简介
1 参与糖代谢 肝脏对维持血糖浓度具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主 要通过肝糖原的合成和分解及糖异生来实现。当肝功 能受损时,肝脏调节血糖的作用受到影响,容易发生 低血糖或高血糖症。 2 参与蛋白质代谢 由消化道吸收的氨基酸在肝的内部进行蛋白质合 成、脱氨、转氨等作用,合成的蛋白质进入血循环供 全身器官组织需要。 3 参与脂肪代谢 肝是脂肪运输的枢纽。消化吸收后的一部分脂肪 进入肝,以后再转变为体脂而贮存。饥饿时,贮存的 体脂可先被运送到肝,然后进行分解。肝还是体内月 旨肪酸、胆固醇、磷脂合成的主要器官之一。当脂肪 代谢紊乱时,可使脂肪堆积于肝脏内形成病变。 4 参与维生素代谢 肝脏分泌的胆汁酸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 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的吸收,同时肝脏也是脂溶 性维生素和B族维生素的储存场所。在肝脏受损时, 可引起脂溶性维生素和B族维生素的缺乏。 5 分泌胆汁 肝的细胞能不断地生成胆汁酸和分泌胆汁,胆汁 存消化过程中可促进脂肪存小肠内的消化和吸收。每 天有600~1100毫升的胆汁经胆管输送到胆囊。 6 解毒功能 在机体代谢过程中,门静脉收集自腹腔流来的血 液,血中的有害物质及微生物抗原性物质能在肝脏中 转化为无毒的或溶解度大的物质,随胆汁或尿液排出 体外。 7 造血、储血和调节循环血量 肝脏有造血功能。肝脏的血容量很大,如一个人 发生了消化道大出血,血液容量急剧下降,心、脑、 肾经受不住缺血时,肝脏就能提供一些帮助。 8 其他 肝脏参与人体凝血,热量的产生和水、电解质的 调节,如肝脏损害时,对钠、钾、铁、磷等电解质调 节失衡,就会使水钠存体内潴留,引起水肿、腹水等 症状。 中医眼中——将军之官如何调理身心 肝主疏泄,泛指肝气具有疏通、条达、升发、畅 泄等综合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调节精神和情志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肝者,将军之官, 谋虑出焉”,《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肝者,罢 极之本,魂之居也”。中医认为,人的精神活动除由 心所主外,还与肝的疏泄功能有关。肝的这一功能正 常,人体就能较好地协调自身的精神、情志活动,表 现为精神愉快、心情舒畅、理智灵敏;疏泄不及,则 表现为精神抑郁、多愁善虑、沉闷欲哭、暖气叹息、 胸胁胀闷等;疏泄太过,则表现为兴奋过度,如烦燥 易怒、头晕胀痛、失眠多梦等。 2 促进消化吸收 肝有助于脾胃的升降和胆汁的分泌,以保持正常 的消化、吸收功能。如肝失疏泄,可影响脾胃的升降 和胆汁的排泄,从而出现消化功能异常的症状,如食 欲不振、消化不良、嗳气反酸,或腹胀、腹泻等,中 医称为“肝胃不和”或“肝脾不调”。 3 维持气血、津液的运行 肝的疏泄功能直接影响着气机的调畅。如肝失疏 泄,气机阻滞,可出现胸胁、乳房或少腹胀痛。气是 血液运行的动力,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若肝失 疏泄,气滞血瘀,则可见胸胁刺痛,甚Iiii~块,女 子还可出现经行不畅、痛经和闭经等。 4 疏利三焦,通调水道 肝失疏泄,有时还可出现腹水、水肿等。 5 肝主藏血 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当机体的需血 量减少,血液贮藏于肝;当机体的需血量增加,肝就 排出其所储藏的血液,以供应机体活动的需要。如肝 藏血的功能异常,则会引起血虚或出血的病变。 6 开窍于目,在液为泪 眼睛的视觉功能主要依赖肝之阴血的濡养,肝的 经脉又上联目系,因此,肝的功能正常与否常在眼睛 上反映出来。如肝火上炎,则目赤肿痛;肝血不足, 可出现视物模糊、夜盲等。在液为泪,病理情况下, 也可见泪液的分泌异常。(P003-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