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与社会理论(第3版)(精)

身体与社会理论(第3版)(精)
作者: 【英】克里斯·希林著 李康译
出版社: 上海文艺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57.20
折扣购买: 身体与社会理论(第3版)(精)
ISBN: 9787532179503

作者简介

克里斯?希林(Chris Shilling) 英国肯特大学社会学教授,代表作为《身体与社会理论》(首版1993,二版2003,三版2012),另著有《社会学何为》(2007),《文化、技术与社会中的身体》(2005),《改变中的身体》(2008)等。 译者李康,先后毕业于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现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教学卓越奖获得者。曾于哈佛大学和牛津大学分别访学一年。在西方社会学理论、文化社会学、历史社会学方面完成译著近30部,1400余万字。

内容简介

自我最初开始研究身体问题以来,已经过去了25年,这一主题业已进入公共论辩与学术讨论的核心。移植手术、干细胞研究与生育技术等领域的发展,新媒体、异型广告(ambient advertising)、虚拟现实等方面的推进,以及下列方面的诸多争议,从激进身体改造(radical body modification)是否值得追求,到对于神经科学的诉求,乃至在表面世俗的市民社会中穿着宗教服饰的合法性,有许多议题激发起世人对于我们的具身存在现状的好奇与关切,以上仅举数例。对于我们的身体认同、能力与属性,我们是否已经丧失了控制或取得了控制?我们有关社会世界的体验,我们的感觉对于自己所处环境的经过技术中介的延伸与“展开”,以及社会不平等,对于上述这些方面,这些创新与冲突产生了哪些影响?它们如何介入并塑造着我们与文化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我们生活其间的愈益陷入危险的地球的关系?晚近诸般事件引发了众多问题,以上同样是仅举数例。 与这种对于身体问题的整体兴趣走红之势相伴而来的,是在过去30年间,各门社会科学普遍出现了“具身转向”(turn to embodiment)。 将关注焦点转到肉身性(corporeality),转到社会关系、文化与技术的“具身状态”(enfleshment),也就凸显出需要学科性、跨学科性甚或后学科性的更新,覆盖各色领域,从社会学、运动科学、考古学、建筑学、哲学、宗教研究、性别研究到认知科学等等,而其高峰,便是“身体研究”这块新领域的确立。这种学术趋向已经带来诸多益处,但也蕴含某些风险。 从正面来看,这种学术趋向使我们能够紧跟某些社会、文化与技术趋势,后者已经让身体成为社会控制、自我认同与个体行动的要素,并且是愈益聚讼不已的要素。而这样的介入也充当着重要的制衡力量,以抗御西方哲学主导传统的持续影响,以及这种主导传统当中的认知偏向:该传统将我们的人性等同为我们的心智,整体上对我们的身体存在的创造能力视而不见。 【x】诚如诺贝特?埃利亚斯所言(Elias,1991a:196–201),长久以来,哲学都把我们想作是“封闭的人”(homo clausus)或“思想着的雕像”(thinking statues),封装在不可信赖的身体里,而身体阻碍着我们获得有关“外部世界”的可以信赖的知识。如果主张,我们应当在一定程度上寻求摆脱我们的身体来过生活,不仅不切实际,对所有人都有损害,而且回顾历史,也曾被用来对女性进行污名化和控制,尤其是视之为两性中更“维系于”、更“受限于”其(生育态)身体的一类(Bordo,2003:145)。如此贬损身体,也让人想到一些压迫性的国族规划、殖民规划和种族政治规划,包括20世纪早期到中期的优生学运动,后者的靶子各式各样,有身心障碍人士 、“意志薄弱者”、工人阶级以及某些“种族”群体(Thomson,1998;Overy,2009)。 晚近转向具身体现的趋势也带来了一些风险。某些视角急于聚焦身体,已经被批评说陷入了沃尔特?舒尔兹(Schulz 1986)所称的某种“倒置的笛卡尔主义”,即一面倒地强调心智在此被倒置的二元论所取代,后者将人等同于有关有形性质(physicality)的一种有限观念。但我们需要记住,我们不仅是由血肉骨骼构成的,也具备多种多样的社会能力、道德能力与思想能力,是我们的具身存在使之成为可能(Tester,2004:30;Shilling,2008:125–143)。这一点非常重要,那些仅仅基于生物性需要来阐述社会行动者概念的人,或是像那些结构主义或后结构主义的论家,将个体概括为消极被动的身体画布,各种意识形态、两性基型(sexual matrixes)、微观权力或政府策略都在这块画布上来回传输,反复铭刻。承认人的具身体现,并不会抹煞我们的反思性、认知性能力,这些能力是在我们的有机存在中发生的,作为这种存在的结果,而不是截然的对立。正如安东尼奥?达马西奥(Damasio 2010:20)所主张的那样,身体并不与思维相脱离而孤立存在,而是构成了“自觉心智的基础”。 本篇序言开篇提及的那些社会和技术维度的发展与争议,就是这些机遇与风险的产生背景,这就使得后两者愈发显得迫切,使得充分阐述具身主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任务愈发重要。正是针对这一背景,我觉得有必要回头再看看本书此前数版的写作宗旨,即确认当时初露端倪的身体研究领域的基本维度,并基于一批尚待与该领域相关联的古典与当代著述,摸索出一种探讨具身体现的大体思路。【xi】我重读了《身体与社会理论》的第一版与第二版,发现过去20年来,身体相关出版物层出不穷,这两版的覆盖面已经出现巨大的缺漏,令我震惊。但我也感到,这两版当中的分析还是有充分的价值,值得再一次对本书进行考察与修订。就此而言,我仍然赞同此前两版的做法,它们都决意证明,对于社会学的传统关注,对于反对自然主义思路和社会建构论思路(它们都不承认具身主体的突生特性),对于发展一种探讨身体问题的思路,聚焦于具身主体与社会/技术现象之间发生的互动(这些互动同时改变了人以及人所属的社会的结构与特性,促进了双方之间不同程度的连接性),具身体现都很重要。我还想再次强调,无论在我们当前所处世界将人分隔开来的是什么,具身体现的整体状况都施予我们共同的需要和缺陷,而这正构筑起对话与合作的基础。 这种思路依然密切引导着第三版。比如说,自然主义的身体研究思路(参看第三章)远非不再时兴,而是在某些人的激励下重获动力,在他们眼里,“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能够揭示我们的特性/身份/认同 与命运的基因构成。如今依然需要去揭示这类思维的局限性,证明社会过程融入了人的进化,并继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21世纪出生的人的健康、幸福与生命机会。社会或许不是在什么简单或总体意义上建构了身体,但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的确深深影响了那些生理性和神经性的通路,后者塑造了人们的健康,塑造了在特定情境中有所作为的能力(Wilson,2004;Freund,2006;Franks,2010)。本次新版也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凸显所谓“新遗传学”是如何与晚近其他一些探讨生物特征及进化的批判性思路一起,进一步削弱了自然主义身体研究思路所维系的那种决定论(例参Atkinson et al.,2007)。 如果说自然主义身体研究思路的肆意扩张依然需要加以管束,那么对于在许多文化论、技术论和社会建构论身体研究思路中明显流露出的那些化约论、合并论倾向(参看第四章),也是同样如此。强调我们的身份/认同和关系是如何不能被化约为“自然”因素或“生物”因素,诚然颇有助益,但这些建构论学说依然有一种倾向,【xii】想象我们的具身存在可以化约为话语,化约为技术进展,或是化约为社会的形式与结构。诸如此类的研究思路导致了人类生物特征的物质属性被抹煞(Wilson,1998)。事实上,在这些建构论的预设之下,潜藏着对于自然与生物特征的无限可塑性的幻觉,而对于那些因为患病和身心障碍而切身体验到身体的限制的人,这样的幻觉很可能令人不快(Williams,1999;Thomas,2004;亦参Newton,2007)。无论未来如何,我们至少尚未达到这样的阶段,可以任意改变人的物质属性,而无需考虑和应对其生物维度、生理维度和神经维度的复杂关联,那往往是难以处置的。建构论视角实现了可贵的“认识论断裂”(epistemological break),摆脱了以下常识/共感性思维(commonsense thinking):女人,男人,男同性恋,女同性恋,异性恋者,还有归属不同“种族”群体的人,她/他们的身体能力据说是“天生自然的”或“不可避免的”。不过,在实现这种“认识论断裂”的同时,它们却往往继续忽视了具身主体如何不单单是传承社会分类的定位场所, 也拥有特定的生理能力和反应能力,是社会关系与人类知识积极的生成因素。即使当我们并未即刻意识到所处外部环境的转变,我们的身体也会对即将到来的刺激做出监测和反应,我们的内部器官和组织会表现出“对于变化与偶然的积极反应”(Birke,1999:45;Damasio,1999)。 第一版评析了自然主义与社会建构论的身体研究思路的局限,力求超越这些选择方案,勾勒了一种新的观点,把身体看作一种突生的物质现象,既塑造着它所处的社会环境,又被后者所塑造。在我们能让世界“有所不同”、践行能动作用的能力中,身体属于核心要素。不仅如此,我们在身体维度上的情绪、偏好、感觉能力,乃至行动,也是所谓“社会形式”的关键源泉(虽说这些社会形式里有许多已经僵化,脱离了最初奠立它们的那些欲望和性情)。(Simmel,1990 [1907])因此,当特纳(Turner,1996:34)提出,“我们并不一定要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理解身体的有形特性,因为所谓‘自然态身体’(natural body)已经并将始终被注入文化的理解和社会的历史”,这样的立场贬低了那些生产着创造性行动及社会关系的身体能力,它们不能从社会或文化的角度简单地“解释清楚”。实际上,这类论调非但没有倡导需要一种具身性的社会理论,而且蕴含危险,使我们的理论关怀远离人类具身体现的物质属性,【xiii】把有关人的需要与幸福的议题转变成文化偏好的问题(Soper,1995;Archer,2000)。如果我们想发展一门身体社会学,使我们能够凸显比如酷刑折磨或阴蒂切除对于人的能力的损害,或是性相(sexuality)与感官所带来的快乐,或是淡水、食物和充足居所对于全球各地的人的重要性,我们就不能老是不承认在我们的具身存在中,那些进化赋予的、有机的、物质性的基础。基于这一背景,我依然相信,有必要回到第一版第五至九章所勾勒的那种研究思路(那几章探讨的相关著述有助于将身体看作不可化约的生理现象,介入与其社会环境之间可渗透的动态关系)。有鉴于此,我决定原样保留第一版和第二版的结构和主体叙述论证。 不过,《身体与社会理论》初版刊行以来,该领域出现了不少重要的拓展。我借第三版之机,做了一些我希望是审慎明智、取舍得当的补充,由此更加深入地探讨其中最重要的一些进展,更新和重写部分文本,旨在扩大相关视角的覆盖面,增强引导第一、二版中讨论的那些叙述论证与理论综合。比如说,序论认识到身体问题的全球化,认识到晚近宗教认同的复兴之势,并以此扩展我对身体研究规划的讨论。而第二章则对有关身体兴起以及身体在古典社会学中的位置的讨论做了修订。第三章观察了科学如何变成更像是自然主义研究思路的敌人而非朋友。第四章少量修订了有关福柯的讨论,补充了尼古拉斯?罗斯秉持福柯路数对于身体个体性(somatic individuality)的分析(Rose,2001,2007),并新写了一节来讨论“动因网络理论”(Actor Network Theory,ANT)。动因网络理论有别于传统社会建构论身体著述的某些主张,认为人的有形属性是通过人与非人的“行动因子”(actants)组成的异质性网络拼装起来的。第五章扩展了R. W. 康奈尔与彼得?弗罗因德著述的涵盖面,以兼具批判性和建设性的态度,讨论了达马西奥从神经科学的角度对于心身关系讨论的贡献,并探讨了自我1993年开始论述身体劳动(bodywork)以来,晚近有关这一现象的研究进展。将神经科学与我在第三章中对于自然主义研究思路的批判性分析相融合并不困难,我在文中也的确提及了它的化约论倾向。【xiv】但我也认为,富有建设性地讨论神经科学的潜力,是能有所收获的,可以用来补充以下两方面的社会学视角,一是思维的、感官的、情感的身体之间的关系,一是我们所生活的这些网络、型构(figurations)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第六章和第七章做了更新,进一步强调了晚近有关布尔迪厄与埃利亚斯的批评。我还对贯穿第八章的那些世俗预设做了批判性的再论和重述。 在《身体与社会理论》的第一、二版中,有关人面对死亡的间接世俗叙事贯穿了第八章。但我觉得,重要的是结合20世纪行将结束时发生的宗教的(近乎)全球复兴这一背景(在此不妨把欧洲视为一个局部的但也只是局部的例外),重新思考这一问题。支撑世俗化命题的那些有欠精准的预设限制了整体而言的社会理论,也限制了具体而言的有关身体作为某种世俗规划的社会学著述。认真考察宗教,不仅将增进我们对于死亡主题的理解,也会提升我们对于生者的具身认同的理解。我在修订第八章时,还将埃利亚斯对于人际关系互赖网络的关注,拓展到生者与亡者之间的各种关系,并且同时在相互对立的多种宗教归属形式的内部和外部来看待后一类关系。对于我在本书中打造更充分展现具身性的社会学的某些步骤来说,埃利亚斯的著述依然十分关键,但他讨论死亡的作品却把一种二元论引入了自己对于身份/认同和社会的看法,而他在其他分析中却非常刻意地避免这一点。第八章从后世俗的立场考察了许多人和集体在自己具身认同与亡者之间培育出来的那些型构,间接表明了我们如何可以超越引导这种二元论的世俗预设。最后的结语基本遵循了第二版该环节的结构与内容,继续探讨了女性主义、行动导向与现象学的著述,但还讨论了三种新式具身认同,将我此前视身体为构成社会的中介的多维思路,发展成一种充分发育的肉身实在论基础,以进一步巩固该领域。 因此,本书第三版在结构、论证与内容上都与其前两版保持相近,但每一章都经过重新编写,以澄清核心论点,并更新了我觉得重要的相关议题的例证与覆盖面,以增强全书在以下方面的整体论点:需要一种特别的研究身体的思路,【xv】既避免自然主义理论的化约论,也避免社会建构论学说的化约论。我还致力于从另外两个方面改进这一版。其一,我更加明确书中的一个转折,即从作为认同/控制靶子的客体化要素的“身体”,到“具身体现”,用以描述作为思考的身体主体所具备的多重属性与能力。在序论一章的某些早期应用中,“身体”往往纯粹指我们存在的有形要素,但这个术语的涵义逐渐趋向关注我们整个具身的更广泛的维度。其二,思考需要超越生命态身体,即不仅要考虑死亡的重要性,而且要考虑情感取向和内在对话的重要性,以此为基础,并分析肉身实在论如何使我们能够既聚焦于社会文化现象,又不掩盖具身体现对于社会构成的重要性,从这一角度切入,进一步发展并重新思考缺席在场(absent presence)的观念。话说回来,不管是做哪一种改变,我的首要考虑就是让《身体与社会理论》这本书继续能够充当一部对于身体研究领域的社会学导引,同时也是对于该领域的一份独立的理论贡献。 ★ 在当代消费社会,身体越来越成为现代人自我认同的核心,身体问题在西方社会文化理论中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本书是西方身体社会学领域的代表作,纵览该研究领域诸多研究路径的长短优劣,全面展现各路发展如何推动身体成为突破场所,探寻晚近来自女性主义、现象学、行动导向思路的身体研究,考察“身体规划”、“身体面具”和“身体潜势”等方面最新论述,分析身体与自我认同之间关系,提出了整合论的身体观,对国内相关领域研究具有较大参考与启发价值。 ★ 身体如今已成为社会学研究的关注焦点,作者尝试勾勒出社会学中“身体研究”的版图轮廓,凸显既存的一些理论资源。作为身体研究的经典理论著作,《身体与社会理论》更新至第三版,在结构、论证与内容上都与前两版保持相近,但每一章都经过重新编写,以增强整体论点:需要一种特别的研究身体的思路,既避免自然主义理论的化约论,也避免社会建构论学说的化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