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选注译(上中下)/家藏文库

三国志选注译(上中下)/家藏文库
作者: 责编:赵建新|校注:赵伯陶
出版社: 中州古籍
原售价: 196.00
折扣价: 115.70
折扣购买: 三国志选注译(上中下)/家藏文库
ISBN: 978753489784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武帝纪 题解 传见《三国志》卷一《 魏书一》。曹操(155~ 220),字孟德,小字阿瞒 ,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 市)人。曹操是东汉末权 臣,又是杰出的政治家、 军事家和文学家。他深谋 远虑,雄才大略,实行屯 田,发展生产,丰足军用 。特别是他“挟天子以令诸 侯”,充分利用“汉室”这块 招牌,争取人心,扩充实 力,在群雄逐鹿中原中取 得了政治上的有利地位。 汉献帝建安五年(200), 官渡一战,‘他击败袁绍, 逐步统一了北方广大地区 。建安十三年(208),拜 丞相,南征荆州,在赤壁 被孙权、刘备联军击败, 三国鼎立形势初步形成。 建安十八年(213),封魏 公,三年后进封魏王。二 十五年(220)正月,病逝 于洛阳。子曹丕称帝后, 追尊其为魏武帝。曹操对 文学、书法、音乐等皆有 修养,其文学成就尤高, 主要表现于诗歌创作,散 文也自有特色。中华书局 1959年出版的《曹操集》 较为权威。他“揽申、商之 法术”,其思想受先秦法家 影响极大,其用人虽主张 唯才是举,但执法严厉, 不避豪强而外,所谓“腹诽” 之罪,在曹操的专制集权 下也发挥到极致,孔融、 崔琰等被杀,充分暴露了 他的凶恶嘴脸。作为一位 杰出的历史人物,后世对 他的评价堪称众说纷纭。 自从东晋习凿齿《汉晋春 秋》第一次提出“帝蜀寇魏” 说,即以蜀汉为正统,以 曹魏为篡逆的历史观以后 ,南宋大儒朱熹《通鉴纲 目》踵事增华,以蜀汉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