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史
作者简介
"查尔斯?G.D.罗伯茨(1860—1943)是加拿大第一位获得世界声誉的爱国主义诗人和作家,也是加拿大文学史上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享有“加拿大诗歌之父”之美誉。 1897年,罗伯茨花费两年心血写就的《加拿大史》刚一出版,就因其独特的诗性语言和引人入胜的叙事方式而轰动一时,此后长销不衰,成了文学和史学的经典之作。罗伯茨一生著述颇丰,出版作品共计七十多部,包括:诗集、小说、历史专著等。1935年,因为在文学方面的突出贡献,罗伯茨被英王乔治五世封为爵士,成了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加拿大作家。 译者简介: 王晋瑞,博士,译审,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翻译教研室主任,长期从事翻译教学与研究,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实践专长为人文社科翻译,曾主编翻译教材两部,出版学术译著七部,在国内外各级期刊上公开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十余篇。 "
内容简介
"北欧人(节选) 历史的真正源头始于神话和传说中的奇幻世界。加拿大的历史亦是如此,其源头似乎和北欧人既浪漫又刺激的西行探险有关。虽然北欧人并没有什么惊天的发现,但他们是史料记载的最早一批登陆我们目前栖息之地的人。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我们血液中流淌着的坚定且独立的精神。从这一点讲,他们的历史重要性不言而喻。9世纪,国王哈罗德一世在挪威强制推行封建统治,维京人愤而驾船西行,在冰岛和法罗群岛建起了邦国,觅得了一片自由天地。但这片天地并没有让他们驻足不前,他们选择了继续向西。大约在公元986年,红胡子埃里克1占据了格陵兰海岸。不久,格陵兰殖民狂潮便席卷了整个西海岸,向北一直推进到北纬75度,比之现在的移民潮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位叫贝奥恩的格陵兰殖民者在一次航海中,被一股猛烈的东北风刮到了西南的某片未知海岸。他的经历引起了利夫·埃里克森的兴趣,利夫立刻动身去探索被称之为“新大陆”的地方(公元1000年)。利夫·埃里克森首登美洲大陆的地方可能是拉布拉多海岸,靠近汉密尔顿河口处。该地区的海岸线石头遍布,故被利夫称作“石头之地”(Stoneland)。由此再向南,是一片条件稍好的海岸,利夫称之为“灌木之地”(Bushland),这极可能就是纽芬兰灌木丛覆盖的东海岸。再向西越过海湾,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葡萄遍地的地方,利夫将之命名为“葡萄之地”(Vineland),该地区究竟是新斯科舍省还是马萨诸塞海湾,史学家们尚未定论。就在这里,利夫·埃里克森建了个村庄,命名为“利夫小舍”,他的兄弟托瓦尔德在吉尔尼斯海岬为他建造了一艘新船。 利夫·埃里克森和同伴们对西方这片土地赞不绝口。每年都有格陵兰岛的船只到这里装运木材,这些木材大多用来制作帆船桅杆。一位叫托尔芬·克尔塞夫尼的头领带着一百六十名随从及耕牛和作物种子,分乘三艘大船几经周折来到“葡萄之地”,打算在一个避风港“安家”。然而,他们的安家计划在野蛮人的乱箭之下宣告失败。接下来是四百多年的黑暗时期,欧洲富饶的土地引起了北欧金发海盗的注意,他们早已忘掉了葡萄、灌木、石头之地。伟大的格陵兰殖民地开始走向衰败,石头城、教堂、教区纷纷垮塌,随之垮掉的还有其野心、文字和贸易。一支敌人的舰队将那里夷为平地,因纽特人也视那里为荒地。除了大堆浮冰外,那里的海岸上一无所有。北欧人登陆美洲没有留下任何遗迹,但有两部冰岛传奇还在流传,讲述着红胡子埃里克、利夫·埃里克森和托尔芬·克尔塞夫尼的英雄事迹。 " "比诗歌优雅,比小说曲折,一部诗情画意的加拿大国家传记。 ★诗性语言。查尔斯·G.D.罗伯茨是“加拿大诗歌之父”。本书是他的代表作,以诗性语言和独特表达讲述加拿大国家故事。 ★文献珍贵。本书是研究加拿大史的史源性作品,被哈佛、普林斯顿、牛津等名校图书馆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