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都政治:日本在南京的记忆建构与遗迹变迁

陷都政治:日本在南京的记忆建构与遗迹变迁
作者: 谢任|责编:成华|总主编:孙江//李恭忠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8.90
折扣购买: 陷都政治:日本在南京的记忆建构与遗迹变迁
ISBN: 978710807721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一、沦陷区问题与遗迹 “中国沦陷区问题,是日 本帝国主义的生死问 题。”1939年,毛泽东在《 研究沦陷区》一文中开宗明 义地写道。那么,沦陷区问 题为何如此重要呢?他解释 说: 在目前阶段内,敌人侵 略中国的方式,正面的军事 进攻,大规模的战略进攻( 某种程度的战役进攻不在内 ),如同大举进攻武汉那样 的行动,其可能性已经不大 了。敌人侵略的方式,基本 上已经转到政治进攻与经济 进攻两方面。所谓政治进攻 ,就是分裂中国的抗日统一 战线,制造国共摩擦,引诱 中国投降。所谓经济进攻, 就是经营中国沦陷区,发展 沦陷区的工商业,并用以破 坏我国的抗战经济。 为达其经济进攻之目的 ,彼需要举行对我游击战争 的“扫荡战争”,需要建立统 一的伪政权,需要消灭我沦 陷区人民的民族精神。 所以,沦陷区问题,成 了抗战第二阶段一敌我相持 阶段的极端严重的问题。① 在毛泽东看来,日本对 沦陷区的“经营”成功与否, 将直接关系到战争的结局和 日本帝国主义的生死。战争 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对中 国的侵略转为以“政治进攻” 和“经济进攻”为主。其中政 治进攻针对的是抗战阵营, 经济进攻则依托于沦陷区。 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虽然 将日本“经营中国沦陷区”概 括为“经济进攻”,但其内涵 并不仅限于经济领域。他指 出,经济进攻必然伴随着军 事方面的“扫荡战争”,政治 方面的“建立统一的伪政权” ,以及精神方面的“消灭我 沦陷区人民的民族精神”。 总之,为了实现侵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