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传(史学类)/中国文库
作者简介
雷家骥,1948年生,文学博士。现任台湾中正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中国史学观念史》、《武则天传》等。
内容简介
第一章 武氏家世 一 文水武氏的家世 平林漠漠烟如织,京城长安笼罩于黄昏瞑色之中,使者一行来至应国公 宅。应国夫人杨氏率其家人拜舞接旨。使者展开诏书宣读: 于戏!惟尔武士彟第二女,幼习礼训,夙表幽闲,胄出鼎族,誉闻华阃 ,宜遵旧章,授以内职,是用命尔为才人。往钦哉,其光庸徽命,可不慎欤 ! 这年是大唐贞观十二年(638),武士彟第二女明空,行年十四岁。她奉 诏入宫,使大唐国祚改写的命运,正悄悄地步上了历史的舞台,中国历史也 展开了空前绝后的一页。惟一的女皇帝——是开国皇帝,同时也是亡国皇帝 ,而且是一个迄今仍有争议的女皇帝,将从此揭开她自己乃至国史的新里程 。 大唐开国至今已经二十一年,王室婚姻,皆取当世勋贵名臣的子女为对 像。武明空的父亲故利州都督、应国公武士彟是十六位“太原元谋勋效功臣 ”——唐朝开国功臣——之一。武士彟于隋朝炀帝大业十三年(617)追随太 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一路攻人关中,占领西京长安,建立了唐朝,年号武 德。武德元年(618)八月六日,皇帝论功行赏,分太原起义干部为两等功臣 ,均赐以“太原元谋勋效功臣”的勋号。其中第一等功臣只有两人,第二等 功臣则有十四人,武士彟名列二等功臣,当时他的职官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 尚书省兵部的库部郎——亦即兵部四司之一库部司的司长。库部司职掌全国 武器军备设施的政令,司长位列正五品,属于政府的清要彟。当时国家初建 ,群雄并列,战争方殷,士彟掌管全国的武器军备设施,位任可谓重要。 武士彟是功臣,当然有“勋”;但是库部郎位任纵然重要,却也还算不 上是“贵”。直至武德三年(620),士彟升为正三品部长级的工部尚书,同 年武德皇帝将军队作了一次调整,把关中的主力部队划分为十二军,各给予 军号,原驻在醴泉道的改称为井钺军。武士彟大约在这时曾经一度兼统此军 为军将,稍后又以本官检校右厢宿卫的禁军。唐朝官僚制度,三品以上就是 国之大臣,掌握大权的行政中枢是尚书省,由尚书令、仆射和六部尚书组成 权力核心,世称八座,而工部尚书即是尚书八座之一,可见武士彟已经跻身 政府高层。十二军是唐朝政权的核心武力,士镬兼统其中一军,甚至又指挥 右厢禁军,更见武德皇帝对他的信任与重用。也就是说,从武德三年以后, 武士彟已经名符其实的是“当世勋贵”,所以其女日后被召纳入宫,应不至 于意外。 不仅如此,武氏在太原附近的文水县聚族而居,士彟的兄弟和宗人对唐 朝的开国也有一定的功劳,而成为“太原元从”。 他的长兄武士棱原来务农,追随起义,官至司农少卿,封宣城县公,武 德皇帝利用他的专长,令他常居苑中,主持农圃之事。士棱之子君雅袭爵, 官至铠曹参军,其子希玄后亦袭爵。为贞观皇帝的右勋卫。次兄士逸也有战 功,武德初为齐王府户曹,封安陆县公,后来累授益州行台左丞。又有文水 宗人武恭,也是唐朝元从,制授谏议大夫。 可见文水武氏可能有一批人,因为武士彟之故,追随武德皇帝李渊太原 起义,立有大小不等的功勋,至此都已做官。是则文水武氏在唐初政坛,应 有一定的分量。后来李敬业起兵反武,骆宾王为他撰写《讨武氏檄》,声讨 当时临朝武太后之罪,竟至说她“地实寒微”,实际上是政治宣传的因素居 多。 不过就社会的角度看,骆宾王的说法事实上也颇有他的根据,不至于完 全诬蔑武家。中国从魏晋南北朝以来,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新阶级,他们世代 做官,依照他们世代官位的高低,高的形成了大士族,或者称为世族、大姓 、高门,次者成为小姓,先世没有做官的则是寒素。世族高门掌握,甚至垄 断了社会和政治的资源,即使到了南北朝后期和唐朝前期,他们的家人已经 很久没有做官,但是其社会地位也还没有消失,仅只是政治上的衰败门户而 已,一般人仍然不惜花大钱和他们的子女结婚,攀附他们的门第。这种现象 世称“卖婚”——就是买卖婚姻。中国人好面子重身份,只要能力所及,对 婚丧二事大都极尽奢华铺张,自古已然。唐朝人选择婚姻有三个标准——门 第、财富和功名,而以门第为第一优先。如今为了抬高自己身份,不惜慕人 祖宗,攀附他人门户,所以武德皇帝之子贞观皇帝——也就是著名的唐太宗 ——在即位后对此风气极为痛恶,予以严厉批评,说是无礼和无耻,下诏修 《氏族志》,必须以尊“崇我唐朝人物衣冠”作为评定门第的标准,书成颁 行于天下;然而社会观念植根已深,风尚依旧,也没有为之改变。这一年正 是明空奉诏入宫之年。 依照这种社会观念与标准,武家的确不是高门大姓。 根据后来李峤奉大周女皇敕令所写的《攀龙台碑》和《新唐书》卷七四 上的《宰相世系表》所述,武氏系并州太原郡文水县人,出自姬姓,是周平 王少子之后。因为周平王少子生时手上纹理有一“武”字,后代遂以武为姓 氏。 P1-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