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京华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20.56
折扣购买: 蛇/科普知识博览
ISBN: 9787550219137
蛇是一种个体差异很大的动 物。分布在加勒比群岛的马丁尼亚、 巴巴多斯等岛上的线蛇,是世界上 最短的无毒蛇,只有9厘米长,最 长的线蛇王也不过11.94厘米。分 布在东南亚、印尼和菲律宾一带的 网蛇,一般都超过6.25米,最长的 可达10米左右。而南美洲的水蟒更 长,竟达11米以上,体重100多公斤。 已经证实蛇最重的纪录,是1960年 在巴西城发现的一条南美蟒蛇,重 227公斤,长8.46米,腰围111.76 厘米。世界上最毒的蛇为海蛇,这 种蛇出没在澳大利亚西北海岸的阿 西莫暗礁附近,它每次分泌的微量 毒液,就足以使上万只老鼠当场毙 命。蛇的寿命一般在几年到二三十 年之间。 蛇是爬行动物中比较特别的一 种。它们没有腿,没有眼睑和外耳, 可是它们有发达的内耳,能敏锐地 接收地面振动传播的声波刺激。蛇 的上下颌长满牙齿,而且牙齿向后 生,利于它们吞咽时抓紧猎物。蛇 的舌头上长着许多感觉小体,能接 受空气中化学分子的刺激,从而感 知周围的一切。每年4月是蛇蜕皮 的季节。蛇主要以鼠、蛙、昆虫等 为食。 蛇属于爬行纲蛇目。大部分是 陆生,也有半树栖、半水栖和水栖的。 一般分无毒蛇和有毒蛇。毒蛇和无 毒蛇的体征区别有:毒蛇的头一般 是三角形的;口内有毒牙,牙根部 有毒腺,能分泌毒液;尾短,突然 变细。而无毒蛇头部是椭圆形;口 内无毒牙;尾部是逐渐变细。虽可 以这么判别,但也有例外,不可掉 以轻心。蛇的种类遍布全世界,热 带最多。中国境内的毒蛇有五步蛇、 竹叶青、眼镜蛇、蝮蛇和金环蛇等; 无毒蛇有锦蛇、蟒蛇、大赤链等。 蛇肉可食用,蛇毒和蛇胆是珍贵的 药品。 蛇非常聪明灵活,故《圣经》 上有“温驯如鸽子,智慧如蛇”之说。 蛇的捕食本领相当高强,能吞进比 自己大许多倍的食物。我国古代早 就有巴蛇吞象的传说,说巴地有能 吞食大象的巨蛇,三年之后才吐出 骨头;非洲有一种食蛋蛇,还没有 人的手指粗,却可以 吞进鸡蛋和鸭蛋,吃 完蛋清和蛋黄后,还 能吐出蛋壳;巴西草 原的果色蛇,全身呈 绿色,舌尖上长有果 子形的圆舌粒。跟樱 桃相似,小鸟误认为 是果子,因啄食而丧 生;东南亚和非洲鲁 什马河流域的飞蛇,其肋骨具有较 强的活动性,滑翔时能展开,使身 体呈扁平状,故能从树枝高处跃入 空中,陡峭地滑翔而下,有时快得 像离弦的箭,能吞食飞行的小鸟; 而非洲黑毒蛇爬行最快,可以高于 每秒5米的速度向前冲刺,追赶逃 跑的猎物。 蛇的记忆力很好,也非常记仇, 能准确地认出曾经伤害过它的人, 多年以后还会伺机进行报复。蛇的 同类受到侵犯时,有时也会群起而 攻。但蛇也会报恩,古书上曾记有“隋 侯见伤蛇而医之、活之。蛇愈而去, 衔夜光珠以报”的佳话。蛇对音乐 非常敏感。早在公元前3世纪,印 度就有耍蛇的职业,在“蛇郎”吹 奏的“蛇笛”中,一条条蛇袅袅起舞, 舞姿灵活柔美,引人人胜。南美一 些地方的蟒蛇还可以驯养成家蟒, 负责守家和“照看”幼儿。印尼佛 罗勒斯岛上居民饲养的无毒蛇能随 同主人一起下地干活。种子人土后, 它便守在地里,驱赶啄食种子的野 鸟;树上的果子成熟了,家蛇便爬 上枝头,甩动尾巴,将成熟的果子 打下。一些国家还利用毒蛇来守卫 金库。他们除了使用现代化的装置 外,再放进一两条剧毒蛇,便可使 盗金者望而生畏。更为有趣的是用 活蛇做耳环。非洲喀麦隆西部,有 一种细如手指的“银枪蛇”,花纹极 美,当地妇女捕获后拔去毒牙,将 蛇尾扎成小圆圈,系上细线穿在耳 垂上。银枪蛇时时昂起头,吐出火 红的舌信,非常有趣。 蛇不会主动对人发起进攻,除 非人打到了它的身驱。如果人的脚 踩上了它,它会本能地马上回头咬 你脚一口,喷洒毒液,令人倒下。 当人们行走在山路上,“打草惊蛇” 在此用得很恰当。你手执一根木棍, 有弹性的木棍子最好。边走边往草 丛中划划打打,如果草丛有蛇,会 受惊逃避的。用硬直木棒打蛇是最 危险的动作,因为木棒着地点很小, 不容易击中蛇。软木棒有弹性,打 蛇时木棒贴地,击中蛇的可能性更 大。蛇打七寸,这是蛇的要害部位, 打中此部位,蛇便动弹不了了。 蛇全身是宝。蛇肉鲜美可口、 营养丰富,为餐中佳肴。蛇胆、蛇肝、 蛇皮、蛇毒、蛇油、蛇蜕,乃至蛇血、 蛇肠杂等均可人药治病。将蛇浸制 药酒,能治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 等症。五步蛇还是治疗顽固性瘙痒 和麻风的传统要药。蛇胆非常名贵, 能驱风除湿、明目益肝。蝮蛇干粉 可治恶性肿瘤、风湿症,若配以草 药,有延年益寿的奇功。蛇毒是稀 世之宝,可制成镇痛、抗毒、抗凝 血的良药。蛇毒远比黄金还贵,1 克蛇毒价值数万美元,所以我们要 保护蛇。 蛇曾是人们崇拜的一种动物。 一些原始部落,如美洲印第安人就 有9个部落有蛇氏族,有的甚至将 响尾蛇作为民族标志。澳洲的华伦 姆格人有一种图腾崇拜仪式。仪式 上,人们用颜料涂抹全身,扮成蛇 的样子且歌且舞,讴歌蛇的历史与 威力,祈求蛇神护佑。原始社会解 体后,崇拜蛇的风俗在许多民族中 仍相当普遍。 P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