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奔流向海](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20829/02/20220829025025874.jpg)
出版社: 海峡文艺
原售价: 50.00
折扣价: 29.50
折扣购买: 晋江奔流向海
ISBN: 9787555013815
任林举,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力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第五届鲁迅文学院高级评论家班学员、第二十八届鲁迅文学院作家深造班学员、吉林省作家协会全委委员、长春市作家协会理事。近年来主要从事散文、文学评论及纪实文学的创作,曾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第六届冰心散文奖、第七届老舍散文奖、2014年最佳华文散文奖、长白山文艺奖、吉林文学奖等。
第一章 海的声音 晋江东逝,一去千年,似乎从来都没有回答人类的任 何疑问,但却一直都在紧紧地牵引着人类追问的目光,直 至那最后的舍身一跃。 随着一个赢弱的声音和一泓单薄的流水消隐,大海腾 起了滚滚巨浪,浑厚、雄壮的潮音响彻天地。一个过程完 成之后,甘甜与苦涩相互溶解,涛声与潮音浑然和鸣,追 求与境界彼此对接。如今,显现于人们面前的只有海,只 有海的声音……那是一个雄浑、幽深、强悍和恢宏的存在 ,那是水的终点、水的归宿、水的成全。 《八闽通志》记载:“闽地瘠民贫,生计半资于海, 漳泉尤甚。故扬航蔽海,上及浙直,下及两粤,贸迁化居 ,惟海是籍。” 从唐代开始,就有了晋江人以航海为生的记录。据《 西山杂志》记,隋初东石人林智惠、高逢桢驾舟远航文莱 一带,因为“往来有利”,所以后来有很多晋江商人“竞 相率航海”。及至宋代,晋江人闯荡海外,开启海上商贸 或定居海外者就更是屡见不鲜。接下来的元代、明代、清 代、民国时期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都 有大批晋江人离开大陆或近海,远渡重洋。一代代从晋江 出发的人们,带着金色的梦想,远涉重洋,去印尼、去新 加坡、去马来西亚……过马六甲,打开了亚洲大陆和海外 联络的蓝色通道。 千年之后,“一带一路”倡议被提出,并得到国际社 会的认可,人们才重新将目光聚焦到时间深处那场旷日持 久的海上大迁徙,确认了那个历史事件的重大意义,也才 发现了这一历史事件对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文化传播、物 种引进,加强各民族的思想、感情和政治交流以及创造人 类新文明等,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由于长期往返于晋江和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 律宾、越南等地之问,晋江人的眼里空间距离变短了、世 界变小了。虽然大洋周边港口之间的来去,多有千万里之 遥,从来都没有“弹指一挥间”那么便捷和容易,但在他 们已经变得越来越宽广的视野和胸怀之间,也早已没有什 么难以逾越的鸿沟或障碍了。 世世代代的晋江人,临江而居,依海谋生,在不断与 江、海打交道的过程中,参悟着水“性”和水“道”。在 谋求生活的同时,探寻着人生的真谛,开拓着人生的境界 ,形成了与大陆文化截然不同的海洋文化。崇尚冒险、崇 尚竞争、崇尚力量、崇尚自由、崇尚浪漫与激情,是他们 从古至今一直没有遗失的文化基因。在晋江人的话语体系 里,少有“好汉不吃眼前亏”“三思而后行”“靠天吃饭 ”“守成本分”“知足常乐”,更多的是“勇往直前”“ 爱拼敢赢”“奋不顾身”“向死而生”。 他们在旷日持久的颠簸、沉浮之后,终于能够听懂海 的声音、领会海的意志、听从海的召唤、应和海的节奏, 并与之共振、互动。 一 来自南太平洋的风,越过台湾海峡,拂过亚洲这片古 老的大地,年年带来温暖、潮湿的气息,年年带来遥远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