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经典文学名著
作者简介
伊索,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著名的寓言家。他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他曾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曾被转卖多次,但因知识渊博,聪颖过人,最后获得自由。
内容简介
鹞子学马 草原上,回荡着骏马的嘶鸣声,高亢有力,像利箭一 般穿透云霄。 鹞子被这声音吸引了,心想:我要是也能发出这种声 音,那该多好啊!、于是,它一个俯冲,来到马的面前, 打算拜师学艺。 马让鹞子先来两嗓子听听,想看看它有没有潜质。 鹞子猛憋一口气,“唧啾唧啾”叫唤起来,声音又尖 又亮,别有一番味道。 马说:“你的声音不是挺动听的吗,为什么非要学我 的呢?” 鹞子摇摇头,说:“太软绵绵了,我想变得雄壮高昂 一些!” 马好心劝说道:“别学我的,还是保持自己的个性最 好,不然到后来,将会得不偿失呀!” 鹞子见马拒绝,一拍翅膀,生气地飞走了。它想:有 什么了不起的,我非要改变我的声音,到时候保证叫你大 吃一惊。 从那天起,不管刮风还是下雨,不管白天还是黑夜, 都能看见鹞子的身影,它的声音也在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点 一点改变着。 每次听见鹞子的声音,马总是无奈地摇摇头,为鹞子 的将来感到悲哀。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鹞子始终没能学会马的嘶鸣声 ,等它突然醒悟过来,已经晚了,因为它把原来属于自己 的叫声给忘记了。 直到今天,鹞子再也没发出过以前那动听的“唧啾唧 啾”声,取而代之的是一阵阵嘶哑的干号,在天空久久回 荡着。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那些好高骛远的人,总希望得到 更多更好的东西,结果不但两手空空,连自己本身具有的 东西都丧失了。 捕鸟人 胶水、长竹竿是捕鸟人必不可少的两样工具,每年都 有无数的鸟儿在上面送了命。 这天,捕鸟人像往常一样,带着工具来到林子里,一 抬头,看见一只小鸟在大树上蹦来蹦去,欢快地鸣叫着。 就是它啦!捕鸟人立刻露出了笑脸,不慌不忙把胶水 涂在竹竿上,然后蹑手蹑脚向小鸟靠近。 草丛里睡着一条眼镜蛇,捕鸟人一门心思都在小鸟的 身上,哪想起来去看脚下呢!忽然身子向前一扑,踉踉跄 跄,差点摔倒在地上。原来他被眼镜蛇绊了一下。 眼镜蛇被惊醒了,一睁眼,看见屁股对着自己的捕鸟 人,顿时火冒三丈:好啊,你胆子倒不小,竟敢打断我的 好梦!想着,脑袋一伸,一口咬中捕鸟人的屁股。 捕鸟人正准备再朝小鸟走近一点,突然感到屁股火辣 火辣的,回头一看,一条眼镜蛇正虎视眈眈瞄着自己呢! 看它嘴角的血迹,不用说,刚才屁股上的那一下,肯定是 它的所作所为。 捕鸟人一阵眩晕,“扑通”一声跌坐在地,没过几秒 钟,下半身就失去了知觉——蛇毒发作了。 树上的小鸟听到下面的动静,拍拍翅膀,飞了起来。 它看看丢在一边的竹竿,顿时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使劲 朝捕鸟人吐了口唾沫,说:“活该!这下也叫你尝尝被暗 算的滋味!” 捕鸟人浑身越来越麻,眼看快不行了。他像是在自言 自语,也像是在对小鸟说:“我的确是活该呀!光想着暗 算别人,不料却把自己的性命给弄丢了!”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定不能有暗算别人的念头,不 然将会遭到相同的报应。 P1-4 2017 年秋季学期,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的义务教育《语文》教材(部编版语文教材)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使用。此次部编版语文教材的一大改革,就是提升了课外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课外阅读被纳入语文教学,小学阶段增加了对课外阅读的要求,初中阶段的名著阅读更是成为必考内容。可以说,语文学习已经从课堂延伸到课外,需要学生更加重视自主的阅读实践。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部编版必读经典书系”,基于部编版语文教材必读和自主选读书目选篇,以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外国文学经典三部分呈现,特邀一线语文教学名师撰写导读,真正实现阅读经典无障碍,为广大青少年读懂经典、理解经典铺平道路,扩大其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