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之问(精装版)(精)/爱智书系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原因形形色色、不胜枚举!另外还有一些,可以 说是“无名的忧愁”、“无端的恐惧”:好像没出什 么事情,没有什么忧的理由、惧的对象,但就是不痛 快,会让人坐在桌旁不安心写作业,躺在床上不立即 入梦乡……这是什么道理呢? 这就是引起宗教哲学问题的问题。因为有好多思 想家认真地思索了这个问题,思索了如何摆脱烦恼( 或接受烦恼)的问题,这些问题同人的信仰有关系, 信仰又同宗教有关系。所以,又有好多哲学家为了解 释信仰的意思或说明宗教的本质,就去研究宗教,研 究的结果叫做宗教哲学。 宗教哲学不是宗教,就像科学哲学不是科学,艺 术哲学不是艺术一样。它是一种哲学,是研究宗教的 哲学。因为哲学的出发点是理性,宗教的出发点是信 仰,所以宗教哲学看宗教,有点像站在庐山外看庐山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需要 走出来看一看。不过有时候,“不识庐山真面目,只 缘身在此山外”,所以也需要走进去看一看。毕竟,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正是天造 地设的胜境吗? 1.忧什么?怕什么? 要回答每一个人的每一次烦恼或忧惧到底是为什 么,那当然答不完,也没有意思。比如说,这次是为 挨批评而烦恼,那次是为要考试而忧愁,还有一次是 害怕爸妈又吵架。每一次都说对了,却没有用。千千 万万的人想要的是“摆脱烦恼”,还有些人不但想自 己摆脱烦恼,还希望大家都摆脱烦恼。 释迦牟尼就是这么一个人。你也许听说过他,他 是古印度的一个王子。因为希望大家都摆脱烦恼(他 称之为“苦”),他苦修了好多年却想不出办法,后 来又到一棵树下坐着沉思了好多天,想出了一套道理 。相信他这套道理的人被称为佛教徒,他则被称为“ 佛陀”。“佛陀’,本是觉悟者的意思,后来被神化 成了无所不能的“如来佛”。佛教讲的摆脱烦恼的方 法,是要看清楚世间万物的“空”,这个“空”不是 说世间万物不存在,而是说万物都依赖一定的条件才 存在(即“因缘和合”),当然,一旦条件发生变化, 它们也就不存在了。那么,就不必过于执著和操心, 也就不必烦恼或忧惧了。 也许你还听说过基督教的《圣经》,那里面的《 传道书》也有类似说法:“凡事都是虚空”,劳碌是 虚空,享乐是虚空,富有也是虚空……那意思也不是 说世上的事物不存在,而是说它们都不是永恒存在的 ,都没有最终的意义。 你可能觉得,光说虚空太消极了。确实,光说虚 空是很消极的。不过,佛教叫人要慈悲,基督教叫人 要仁爱,这些却并不消极。前面提到的《传道书》还 说:“少年人哪,你在幼年时当快乐!” 你可能会说:“考试啦、批评啦、吵架啦,这些 事情还是挺实在的,就算它们会过去,可我现在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