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保健+对症按摩全书/健康爱家系列

穴位保健+对症按摩全书/健康爱家系列
作者: 编者:任蒙强|责编:刘玉锋//黄翠香|总主编:汉竹
出版社: 江苏科技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0.93
折扣购买: 穴位保健+对症按摩全书/健康爱家系列
ISBN: 9787571312503

作者简介

任蒙强 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副主任医师 针灸推拿科主任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常务理事、疼痛分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按摩专业委员会委员、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运用传统推拿手法、动按结合三维一体疗法、针灸、针刀等方法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膝关节疼痛、网球肘、慢性劳损、眩晕、头痛、痛经、单纯性肥胖等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临床疗效显著。

内容简介

认识按摩 按摩是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经络、穴位和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那么,按摩为什么能够治病呢? 按摩会对人体产生哪些功效呢?这些疑问可以从中医原理和西医原理两个方面来解释。 中医原理讲按摩 手法在按摩疗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规范、熟练、恰当的手法,如操作的方向、频率的快慢、用力的轻重、手法刺激的性质与治疗的部位、穴位以及患者的病情、体质相结合进行运用,就能发挥其通调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等作用。 通调脏腑 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的过程是正气和邪气相互斗争、盛衰消长的结果。人体脏腑有受纳排浊、化生气血的功能,脏腑功能失调,则受纳有限,化生无源,排浊困难, 从而导致正气虚弱,邪气壅盛。按摩疗法通过作用于人体体表上的相应经络腧穴,可以改善脏腑功能,使机体处于良好的状态,增强抗病能力。 疏通经络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道路,具有“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的作用。气血不和则外邪入侵、经络闭塞,不通则痛,就会产生疼痛、麻木等症状。按摩疗法通过对人体体表的直接刺激,产生热效应,加速了气血的运行,从而防止气滞血瘀,达到疏通经络的目的。 调和气血 营、卫、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所必需的物质和动力基础。营藏于血,为血中的能量和动力;卫藏于气,为气中的能量和动力。气血运行可贯通表里内外,渗透到脏腑肌腠,使全身成为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营卫相通,气血调和,机体皆得其养,则内外调和,阴平阳秘。按摩结合具体情况而用不同的手法,以柔和的力量,循经络按穴位,通过经络的传导调节全身,调和营卫气血,使机体保持健康。 西医原理讲按摩 按摩疗法表面上看只是一种机械力的刺激,其实不然,熟练而高超的手法会产生“功”,一方面直接在人体起局部治疗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转换成各种不同的能量和信息,通过神经、体液等系统,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及镇静等机制起作用,从而治疗不同疾病。 促进血液循环 按摩疗法作用于体表,其压力传递到血管壁,使受阻的血液骤然流动,使血流旺盛,流速加快。而且,按摩疗法有节律的机械刺激还可促使血液提高流速, 从而降低血液黏稠度,使血液进入良性循环状态。总之,按摩通过放松肌肉,可以改变血液高凝、黏稠状态,促进血液循环,可改善微循环和脑循环,因此广泛地用于调节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 调理肠胃功能 按摩疗法的直接作用力可促使胃肠管腔发生形态改变和运动,促使其内容物运动和变化,加快胃肠蠕动速度,从而加快或延缓胃肠内容物的运动排泄过程。按摩疗法的刺激信号,通过神经、经络的传导反射作用,可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加快对食物的消化吸收速度,强化消化系统的功能。 缓解肌肉疲劳 按摩疗法通过肌肉的牵张反射直接抑制肌痉挛,也可以通过消除痛源而间接解除肌紧张,从而能够有效地放松肢体,消除骨骼肌的过度紧张和僵硬状况,使肌肉组织保持正常弹性,防止肌肉过度疲劳,促进体能恢复。 镇静止痛 按摩疗法可使软组织得到放松,改善血液循环以促进外周致痛物质的分解、稀释和清除,因而有较好的止痛作用。此外,按摩疗法的刺激信号可抑制疼痛信号的传递,也可达到镇静止痛的效果,对劳损和体育锻炼等造成的肌肉疼痛以及诸多慢性疼痛,都有很好的疗效。 这是一本专家教利用穴位进行日常保健、常见病按摩的书,文字通俗易懂,配图清晰直观,更有专家视频演示,不论您是处于亚健康状态还是患有小病小痛,皆可以把本书作为自己的按摩指导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