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兴表达](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00423/13/20200423134427649.jpg)
出版社: 浙江大学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8.40
折扣购买: 即兴表达
ISBN: 9787308199025
王达峰 英才商学创始人 问达读书发起人 《管理重启与突破》版权课程著作人 经营管理顾问 十余年管理咨询经历,为上市公司提供管理顾问服务 连续创业者 创办西安山大传媒、英才商学教育科技,问达读书发起人 演讲分享者 十年来,演讲足迹遍布全国,覆盖超300个地市,受众群体超过50万人阅读讲书者 每周一本书,解读书中精华,电视台、自媒体平台讲书人
01 三思三定:掌握即兴表达的定海神针 《论语·公冶长》有言:“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日:‘再,斯可矣。’”意思是季文子对每件事进行多次思考才行动,孔子听说这件事后,说:“两次就可以了。”另有“三思而后言”,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即要适当地思考后再行动。 在即兴表达中,“三思”非常重要。即兴表达并不意味着漫无目的地呈现你的观点,想要成就一次成功的即兴表达,势必先思考清楚即兴表达的目的、内容及如何组织内容,即从三个角度来确定你所要表达的内容。这个过程我们将其简称为“三思三定”,它可谓是即兴表达的定海神针。 一 “思”:即兴表达的目的是什么? 相信许多人在即兴讲话之前,都会担心自己讲不好,所以就会一直思考:“我要讲什么内容呢?又要如何组织这些内容呢?”这是大家都很难克服的“惯性思维”。 但实际上,表达的目的永远都要比内容更为重要。没有目的的表达,就如同没有帆的船,很难将内容送抵接收者的耳畔。况且每次即兴演讲至多三五分钟,对方在短时间内很难对我们所表达的内容产生兴趣,更不要说理解和接受了。 因此,每次即兴表达前,你都应该想清楚即兴表达的目的,围绕这一目的,确定表达的内容自然也会水到渠成。 借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中的第二个习惯“以终为始”,每一次即兴表达,也要以终为始。 但需要注意一个关键点,这个目的一定要是基于对方的。 许多人在即兴表达前,都会将目标定为如下几种: 1.想向别人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2.想让对方认同、理解、支持自己的观点; 3.想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和独特见解,让对方刮目相看; 4.因为自己准备了很多,所以必须要把这些说完; 5.第一次见面,我得让对方对我有深刻的印象; …… 这些大家看上去司空见惯的目的,其实都是表达的“思维陷阱”,因为这些目的都不是基于对方的,而是基于自己的。这样会导致你在表达前期的起点就已经偏离了正确的航线,甚至让即兴表达变成一件“吃力却不讨好”的事情。 为了帮助大家形象地感知基于对方的目的,这里列举几个例子: 1.我想让大家可以从这件事情中看到信心; 2.我想让上司批准这个项目的预算,这已经到了项目的关键时期; 3.我想让大家认识到,接下来这两个月,是攻坚最为关键的时刻; …… 以上目的更为具体,并且都是基于对方的。 因此,即兴表达的第一步,就是要想清楚,你所要实现的目的是什么,并且这一目的一定得是基于对方的,这样才会对表达产生积极正面的效果。 二“思”:基于确定的目的,对方需要知道哪些内容? 具体而言,即思考我需要让对方知道哪些内容,才更容易实现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你想让对方知道的事情有多少件,务必将之概括成三件事情。超过三件事情,对方就很难记忆、理解和认同了。 假设你的目的是“让上司批准这个项目的预算”。基于这个目的,就需要找到领导所关注的点。需要让上司知道的内容有三点: 1.这个项目能给公司带来哪些好处? 2.与同行的其他公司相比,我们公司做这个项目有多紧迫? 3.如果拿到预算,你会如何花这些钱、如何监控财务? 表达清楚上述三件事情,就可以让上司更容易批准这一项目的预算。 可见,一旦即兴表达的目的明确,你所需要讲的内容也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 再如,某次你的即兴表达的目的是“给对方留下一个积极乐观的印象”。基于这一目的,你需要让对方知道哪些内容呢? 1.讲述遇到的困境及自己的处理方法; 2.在这一处理过程中自己发挥了哪些关键的作用; 3.事情过后自己的反思与总结。 表达上述三项内容,就可以给对方留下一个积极乐观的印象。 你看,目的和内容是完全贯穿在一起的。无论你遇到的即兴表达有无明确的主题,在任何一次即兴演讲之前,一定要先基于对方的角度,思考你要实现的目的。目的明确后,内容往往也会鱼贯而出,与目的珠联璧合了。P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