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的帝国/易中天中华史

汉武的帝国/易中天中华史
作者: 易中天
出版社: 浙江文艺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1.00
折扣购买: 汉武的帝国/易中天中华史
ISBN: 9787533943981

作者简介

易中天,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他长期从事文学、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若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著作,并曾出版“易中天随笔作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他信奉“读书明理做人不做秀,登科治国做事不做官”。他是央视《百家讲坛》“开坛论道”的学者,其主讲的“汉代风云人物”在2005年4月首播即获热评。

内容简介

少年天子 汉武帝刘彻继位那年,十六岁。 十六岁的男子即便在古代,也是未成年人。当时 的法定婚龄是女十五,男二十。因此贵族男孩的成年 礼,就在满二十那天举行,要束发,加冠,佩剑,取 字,许婚,叫“冠礼”,也叫“婚冠礼”。 刘彻的冠礼却被提前。也许,这是因为他的父亲 汉景帝已将不久于人世。事实上,刘彻加冠没过几天 ,景帝就驾鹤西去,刘彻成为西汉第五任皇帝。 这是一位少年天子。 但,未及弱冠便登大位,汉武并非第一人。最早 的小天子是周成王姬诵,最早的小皇帝是汉惠帝刘盈 。 刘盈身世可疑。 作为西汉第二任皇帝,刘盈并没留下多少事迹。 从现有的资料看,他似乎是战乱中成长的苦孩子,从 小就颠沛流离。甚至在兵败彭城的逃难途中,还几次 三番被刘邦推下车去。靠着夏侯婴的营救,才捡回一 条命来。 这一年,刘盈六岁。 可惜,刘邦似乎并不看好这唯一的嫡子,几次三 番要废了刘盈,改立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如意。据说, 刘邦的态度越来越坚定,连张良和叔孙通也不能力挽 狂澜。 然而事情的变化,却极具戏剧性。 变化发生在刘邦去世那年。某次宴会上,太子刘 盈前来侍奉父皇,身后却站着四位老人,个个八十以 上,须发雪白,衣冠甚伟,让刘邦看得目瞪口呆。 于是四人上前,自报家门。 第一位,东园公。 第二位,甪里先生。 第三位,绮里季。 第四位,夏黄公。 这就是所谓“商山四皓”了。他们是秦末以来就 隐居深山、名满天下的世外高人,也是刘邦仰慕已久 的。 刘邦问:朕求诸君多年不得,怎么跟了我儿? 商山四皓行礼说:陛下傲慢无礼,太子仁孝恭敬 ,所以天下士人无不愿为太子赴汤蹈火。 礼毕,四老人飘然而去。 刘邦目送商山四皓离席,然后叫来戚夫人说:你 都看见了吧?太子地位不可动摇,吕后才是你的真主 子。 戚夫人哭。 刘邦却表示无能为力。他说:你为我楚舞,我为 你楚歌吧!于是刘邦慷慨悲歌,一而再,再而三。歌 毕,也离席而去,留下戚夫人泣不成声哭倒在地。 从此,刘邦不再提出换太子。 这可真是新派武侠小说里面才有的场面。那四位 老人的名字,也很像小说中的武林高手。据说,他们 是张良为吕后出谋划策,特地请来为太子刘盈撑腰的 。因此,这事就像张良当年的奇遇黄石公,非常不靠 谱。 但更不靠谱的,还在后面。 按照《史记》、《汉书》和《资治通鉴》的说法 ,刘盈继位是在汉高祖十二年五月,时年十七岁。七 个月后,也就是汉惠帝元年的十二月,吕后就谋杀了 赵王如意。 谋杀是处心积虑的,因为据说刘盈已经感觉弟弟 不太安全。所以,如意从赵国来到长安时,刘盈便亲 自到霸上迎接,接回宫后又同吃同住,像当年鸿门宴 上项伯护着刘邦一样护卫着如意,吕后竟不能下手。 可惜百密难免一疏。某天早上,刘盈外出打猎, 如意留在宫中。吕后闻讯,立即将如意毒杀。 故事讲到这里,破绽也就露了出来。 请问:如意为什么没跟刘盈一起去打猎? 解释是:赵王年少,不能早起。 很好!一个年纪小到“不能蚤(早)起”的孩子, 刘邦凭什么说他“类我”(像自己)?所谓刘盈“不类 ”而“如意类我”因此就要换人,岂非胡扯? 没错,刘盈确实不像父母,既不像父亲心狠手辣 ,也不像母亲刚毅果断。他心慈手软,胆小怕事,很 可能还有些多愁善感和自暴自弃。把江山社稷交给这 样的人,当然不能放心。但,交给那位不能早起的, 就可靠吗? 都靠不住。 刘邦的立储,已不能着眼于接班人自身。 那看什么? 看母亲。刘盈也好,如意也罢,继位之后恐怕都 得靠太后撑腰,甚至靠太后临朝。 P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