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斯之子

缪斯之子
作者: 梁晓声|责编:梁惠//鲁轶凡
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制
原售价: 59.80
折扣价: 35.90
折扣购买: 缪斯之子
ISBN: 9787516220665

作者简介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1949年生于哈尔滨市建筑工人家庭,祖籍山东荣成——父亲少年时跟随乡亲们“闯关东”,后来在哈尔滨市成家。梁晓声初中毕业于哈尔滨市二十九中学,适逢“文革”,不能继续升学也不能就业;两年后又逢“上山下乡”运动,成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一名“兵团知青”,先后做过知青班长、连队小学老师、团报道员、木材加工厂抬木工。 1974年,梁晓声被木材加工厂推荐,成为复旦大学中文系学生;1977年,梁晓声从复旦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先后任剧本编辑编剧;1988年,梁晓声调入当年的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2002年,梁晓声调入北京语言大学,任中文系教授至今。 到目前为止,梁晓声创作各种题材的文学作品2300多万字,由青岛出版社结集为50卷的“梁晓声文集”——现已出版长篇部分20卷。 梁晓声在短篇、中篇、长篇小说创作方面获奖多多,不少作品被改编为电影或电视剧,并有不少作品被译成外文;梁晓声亦发表了大量散文杂文、随笔、社会时评,同样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与反响。 梁晓声是中国当代作家中当之无愧的多面手,“常青树”。自上世纪80年代初始,他的许多作品非但没有被边缘化,反而更加以其鲜明的人文性和对时代的思考性越来越成为无法被忘却的文学经典……

内容简介

第一章 黄昏时分,夕阳红透;余霞许缕,正在西天沉逝…… 一声汽笛,似老翁之悲情一叹。长江——从武汉至黄石的 一段江面,晚雾缥缈,倏浓倏淡……轮船缓驶江中,锈迹 斑斑,仿佛一条患了皮肤病的江豚仰浮于江面——这是一 九二一年底一个阴霾的日子。甲板上,寂静悄悄,一男子 背对层舱,抚栏而立,乃是清华学子闻一多。 闻一多,原名闻家骅、闻多,出生于湖北浠水县巴河 镇望天湖畔闻家铺,堂兄弟中排行十一,大家族中称其“ 一哥”或“一弟”,婚后顺称其妻为“一嫂”。因其清华 学友潘光旦一句戏言“闻何谓多?”遂改名“一多”,时 年二十四岁。此行乃遵父母媒妁之命赶往家中与表妹高真 完婚…… 下雨了。雨丝如发,闻一多的长衫已经湿了,他似乎 浑然不觉,思绪回到了从前…… 一篷船撞雾而现,闻父剪臂伫立船头。 闻父:“家骅,为什么不带领着背诗?” 席篷内探出少年闻一多的头:“父亲,背哪一首呢? ” 闻父:“就背杜甫的《赠卫八处士》吧!” 少年闻一多:“好……” 江上响起男童们语调稚嫩的背诗声: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 日,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 十载,重上君子 堂…… 闻父:“停,这后一句怎讲?” 少年闻一多:“哪里想到二十年后,又能和君子您卫 八处士相见于对方家中的厅堂呢?” 闻父点头:“继续。” 男童们的背诗声: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 小船徐远,其声亦然。 一只花色的小皮球从一客舱蹦出,滚过湿漉漉的甲板 ,滚向舷边…… 女人的声音:“别捡了,危险!” 闻一多转身,看到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在舱门外,挣 着身子要捡球,然而小手被一只女人的手拽住;女人的身 子隐在舱内,闻一多只能看见她的半条裸臂…… 女孩:“我的球,我的球……” 闻一多快步走到舷边,一撩长衫,弯下腰,伸手挡住 滚动的球,捡了起来…… 一名船工恰在此时走过他身旁,恭敬地问:“您是… …闻少爷吧?” 闻一多拿着球,疑惑地望着船工。 船工:“闻少爷,下雨了,没人再在甲板上站着了, 您也回客舱去吧,您的衣服都被淋湿了!” 闻一多有些迟疑地:“我们……相识过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