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全译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依我看,生活必需品,是指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所 获得的一切,或者换句话说,它从一开始(或者经过 长期使用)就对人类生活变得如此须臾不可离,因此 ,没有哪个人不管是出于野蛮、贫困还是哲学上的缘 故,试图不靠它,独个儿地过活,即使有这样的人, 那也是寥寥无几。许多人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讲的生 活必需品只有一种,那就是——食物。对大草原上的 美洲野牛来说,那就是几英寸长、可咀嚼的青草,可 饮用的水,此外还要在森林里或者山阴处寻摸栖身之 地。野兽需要的,不外乎是食物和栖身之地。在这个 气候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可以极其精确地分为几大 类:食物、住所、衣服和燃料。因为只有获得以上这 些东西,我们方才可以持有自由的观点,去考虑真正 的人生问题,并有指望取得成功。人类发明不仅有房 子,还有衣服、熟食;也许是偶然发现烤火可以取暖 ,后来使用了火,起先被看成是一种奢侈品,到目前 围火取暖也成为一种必需品了。我们已看到,猫狗也 都获得了这种第二天性。人们只要住处合宜,穿着适 当,就能合理地保持体内的热量;可是,如果说我们 住处过暖,穿着过厚,或者燃料消耗过多,也就是说 ,外部的热量大大地超过我们体内的热量,那岂不是 说在烘烤人体了吗?自然科学家达尔文谈到火地岛① 的原住民时说,他自己那一伙人穿得很厚实,围坐在 火堆边一点儿也不觉得热,那些一丝不挂的野蛮人在 离火堆老远的地方待着,达尔文大吃一惊地发现他们 却被“烘烤得竟然汗流浃背”。同样,据说新荷兰人 赤身裸体走来走去,若无其事,而欧洲人穿了衣服还 冷得瑟瑟发抖。这些野蛮人的体质铁硬和文明人的资 质聪明,难道说不可以相互结合在一起吗?根据李比 希①的说法,人体是一座火炉,食物即是维持肺内消 耗的燃料。我们冷天吃得多些,热天就吃得少些。动 物体内的热量是内部消耗缓慢的结果,内耗太快,就 会出现疾病和死亡;或者换句话说,由于缺乏燃料, 通风装置出了毛病,火就会熄灭。当然,生命的体温 与火是不能混为一谈,但作为比喻也就只好到此为止 。因此,从前文所述来看,动物生命这个词儿和动物 体温这个词儿几乎可作同义词用。因为食物可以被看 成在我们体内消耗的燃料——而燃料只不过用来煮熟 食物,或者说从体外来增加我们的体温——此外,住 处和衣服也只是保持由此产生和吸收的热量。 因此,就人体来说,最大的必需品就是保暖,延 缓生命的热量。我们为此就得何等含辛茹苦,不仅为 了获取食物、衣服和住所,而且还要寻摸床铺,比方 说,包括我们的睡衣,从鸟巢和飞鸟的胸脯上掠夺羽 毛来打造这个住所里头的栖身之地,就像鼹鼠在地洞 尽头拿杂草和树叶子做了一个窝儿!穷人动不动就发 牢骚,说这是一个寒冷的世界;我们的大部分疾病, 不论生理上的也好,社会上的也好,我们干脆都归罪 于饱受风寒。在一些气候区,夏天会给予人们一种天 上乐园似的生活。那时节,燃料除了煮熟食物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