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明中国历史讲义(未删节版)(精)
作者简介
宋云彬(1897—1979),著名文史学者。1928年任开明书店编辑,负责整理校订《辞通》;主编《国文讲义》与《中学生杂志》;1947年赴香港,后任文化供应社总编辑;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浙江省文史馆馆长、文联主席;中华书局编辑,参与点校《二十四史》,并在北京大学古典文献专业任教。作品主要有《东汉之宗教》《王守仁与阳明理学》《中国近百年史》《中国文学史简编》《明文学史》《玄武门之变》《康有为》《玄奘》《鲁迅语录》《宋云彬杂文集》等。 王伯祥(1890-1975),名钟麒,江苏苏州人。五十以后以字行。别号碧庄、容叟、巽斋、容安、容堂等。曾任教厦门集美学校、北京大学中文系。担任上海商务印书馆史地部编辑十馀年,1932年任开明书店编辑。新中国成立后应郑振铎之邀,到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前身)任研究员。编选有《二十五史补编》、《春秋左传读本》、《史记选》等著作。并标点《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影印)。
内容简介
第十五讲 外戚专权与新莽篡国 西汉外戚势力的一斑 汉初,外戚吕氏专权,卒酿成诸吕之乱。武帝晚 年,鉴于过去吕氏的专横,为要免去母后专政的恶习 ,竟把太子弗陵的生母无罪处死。 武帝将立其幼子弗陵为皇太子,鉴于过去吕氏的 擅权,便把弗陵的生母赵氏杀掉。他以为:“往古国 家所以乱,由于主少母壮,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 ,故不得不先去之。” 但他任用外戚卫、霍二氏,使据要职,已种下外 戚专权的祸根。 武帝在他的姊平阳公主家赏识一个歌女卫子夫, 入宫,拜为夫人,生子据,遂立为皇后,以据为皇太 子。后弟卫青,以战功拜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 后姊嫁霍氏,其子去病,亦以战功拜大司马、骠骑将 军,封冠军侯。当时卫、霍两家,声势煊赫。后来霍 去病、卫青都死了,卫皇后和太子据因“巫蛊之狱” 自杀,卫氏骤衰。武帝病危时,以霍去病的异母弟光 为大司马、大将军,受遗诏辅政。从此大司马、大将 军永远为外戚辅政的位置,而霍氏亦从此兴盛。 武帝崩,霍光受遗诏辅昭帝(武帝少子刘弗陵) ,大权独揽者二十年。昭帝崩,无子,霍光迎立武帝 孙昌邑王贺。贺荒嬉无度,霍光又把他废掉,迎立武 帝曾孙病已,是为宣帝。当时外戚威权已远过皇室。 宣帝即位的第六年,霍光死了。不久,霍氏就遭了灭 门之祸。 霍光既废昌邑王贺,迎立宣帝,霍氏势力远过皇 室。宣帝在未做皇帝时,已对于声势煊赫的霍氏有些 不平,不过他得做皇帝是出霍光的主张,政权又在霍 光手里,对霍光不得不加以相当的尊敬。霍光的妻显 ,是一个骄横的妇人,她曾用计毒死许皇后,把自己 的女儿给宣帝做皇后。霍光死了,显更骄奢无度。光 的儿子侄孙等都做大官,但都靠先人余业,一味骄奢 自恣,不知敛迹。宣帝既自亲政事,对霍氏不免要稍 加制裁,霍显等遂有逆谋。事情发觉,霍氏全家被杀 。 但宣帝又引用外戚许、史二氏以代霍氏。 宣帝生长民间,受掖庭令掖庭令,以宦官为之, 掌后宫贵人采女事。张贺抚养,贺为娶昌邑人许光汉 之女为妻,感情很好。及即皇帝位,就立许氏为皇后 。许皇后后为霍光妻用计毒死。霍氏败,宣帝以许后 的叔父延寿为大司马、车骑将军,辅政。宣帝又引用 祖母史氏的子弟。于是霍氏虽败,而许、史二氏又复 登用。 宣帝病危时,命他的表叔史高史高是宣帝祖母的 哥哥的儿子,于宣帝为表叔。做大司马、车骑将军, 和萧望之等同辅元帝(宣帝子刘奭)。史高本是一个 庸碌的人。当时宦官弘恭、石显,在宣帝朝已掌着重 要的职务,见史高庸碌可欺,就百般的和他勾结。又 进谗言把萧望之杀掉。于是外戚专权更一变而为外戚 与宦官互相勾结专制朝政的局面。元帝崩,成帝(元 帝子刘骜)即位,罢黜石显(那时候弘恭已先死了) ,但又专任外戚王氏。 元帝后王政君(元城人),生成帝。成帝即位, 后为皇太后。太后弟凤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 事。免石显官。后以凤专录朝政,封凤弟崇、谭、商 、音根、逢时皆为列侯,于是大权全落于王氏。 他的元舅皇帝的舅称“元舅”。王凤及凤弟音、 根、商,相继专政。后来王根因病免官,又以根的从 子莽做大司马。王氏父子五代相继掌握政权者二十多 年,内有太后做奥援,外有门生故吏作声势,已根深 蒂固,牢不可破。成帝崩,哀帝(元帝庶孙刘欣)即 位,用外戚丁、傅二氏,王氏暂遭罢黜。 元帝昭仪昭仪,汉女官名。元帝所立,位同丞相 ,爵比诸侯王。傅氏,有宠,生子康,封定陶王。元 帝崩,昭仪随王归国,称定陶太后。康卒,子欣嗣为 定陶王。成帝无子,欣以犹子的资格立为皇太子。成 帝崩,欣即位,是为哀帝。尊傅太后为定陶恭皇太后 ,尊母丁姬为定陶共王后。(后又尊丁姬为帝太后, 傅太后为皇太太后。)当时傅、丁二家势力很盛,王 太后便叫王莽辞大司马职,以避其势。傅太后卒,哀 帝始亲政事,但丁、傅子弟布满朝廷,帝又宠任嬖人 董贤,叫他做大司马,朝政紊乱已极。帝崩,王氏又 复专政。 及哀帝崩,王太后遣使者召王莽,莽遂用太后诏 收皇帝玺绶,迎立元帝的孙子刘衎,是为平帝。平帝 年仅九岁,王太后临朝听政,王莽为大司马领尚书事 ,于是大权全归王氏。 王莽的家世及其登用事迹 王太后兄弟八人,独弟曼早死,莽便是曼的儿子 。当时王氏一门有五侯十大司马,贵盛无比,所以子 弟大都以奢靡相尚。莽独谨慎恭俭,有儒者的风度。 王凤病,莽侍奉汤药,几个月衣不解带,凤临死时特 别嘱咐太后提拔莽,因此莽得封新都侯,稍迁为宿卫 之官。王根以病免官,荐莽自代, 王莽篡汉的动因 莽遂一跃而为大司马。哀帝时丁、傅专权,莽罢 官归第。哀帝崩,莽重执国政,平帝年幼,大权都在 他手里。王莽素抱政治的野心;又鉴于过去专权的外 戚,一旦势力衰微,动遭灭族之祸;为要实行他的政 治主张,并保全他的宗族起见,不得不想法把汉朝的 天下篡夺过来,但当时儒家学说统治中国的思想界已 久,“刘氏为帝尧之后,受命于天”的话,差不多没 有人敢怀疑,莽欲夺刘氏政权,非同样的把儒家的经 典附会起来,以作王氏代汉的根据不可。 汉儒往往在经书中牵强附会,说孔子作《春秋》 是为汉朝制法;又说刘氏系出于帝尧,不是普通匹夫 所可比拟。凡可以巩固刘氏政权的,无所不用其曲解 。例如:当时盛行的纬书中说:“孔子……知汉当继 大乱之后,故作拨乱之法以授之”(《〈春秋〉纬演 孔图》),以作刘氏受命于天的证据。又《左传》文 公十三年传,添入“其处者为刘氏”的话,作为刘氏 是帝尧后代的证据。 P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