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文白对照)/青少年美绘版经典名著书库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韩赵魏三家分晋 战国时期,晋国大夫智襄子刚愎自用、暴虐无道,最终导致晋国韩康子 、魏 桓子、赵襄子联合起义,智氏家族唯智果窥得先机提前脱离,得以保全,其 余族 人全被诛灭。韩赵魏三国宣布独立,晋国最终灭亡。 战国时期,晋国大夫智宣子打算把儿子智瑶立为继承人。族人智果表示 反 对,他说:“智瑶不如你的另一个儿子智宵。虽然智瑶有五个优点:他仪表 堂堂、精 射擅骑、技艺出众、能言善辩、刚毅勇敢。但智瑶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 是不讲仁 义。刚愎自用。傲慢无礼。如果让智瑶做智家的继承人,智家一定会灭亡的 。” 然而.智宣子没有听从智果的意见。为了躲避智家的祸乱,精明的智果 就通 过太史官作证,把自己家从整个智氏家族里分出来,另外立了辅氏家族。 大夫赵简子的大儿子叫伯鲁,小儿子叫无恤。赵简子想立继承人,却不 知道 立谁好。于是他把训诫的话写在两块竹简上,分别交给两个儿子,让他们认 真记 住上面的话。 三年之后.赵简子叫来两个儿子,问他们竹简上的内容。伯鲁支支吾吾 说不 上来。再问无恤,无恤背得滚瓜烂熟,对答如流。赵简子就认为无恤贤能, 于是把 他立为赵家的继承人。 赵简子派尹铎治理晋阳,临走前尹铎向他请示说:“我这次去是要像剥 茧一 样搜刮民脂民膏呢,还是要让百姓一天天幸福安康起来呢?”赵简子说:“ 当然是 要让百姓幸福安康。”尹铎到了晋阳后,减免赋税,让百姓生活富足。 赵筒子知道了尹铎的政绩后,就对无恤说:“一旦晋国发生祸乱,你不 要嫌尹 铎地位低下,也不要怕晋阳路途遥远,一定要去那儿投靠他。” 智宣子去世后,智瑶继承他的位置,就是智襄子。智襄子专擅晋国大政 ,暴 虐无道。他和大夫韩康子、魏桓子在蓝台喝酒,在宴席上戏弄韩康子,还侮 辱他 的家臣段规。韩康子和魏桓子因为实力不够,只好暂时忍让,但心里都窝着 一团 火,扪算将来找机会报仇。 这时赵简子也已去世,无恤继承家业,就是赵襄子。智襄子向赵襄子索 要蔡和 皋狼两处土地,赵襄子不给。智襄子勃然大怒,带着韩、魏两家的军队攻打 赵家。 赵襄子害怕了,准备出逃,他说:“不如去晋阳吧,那是先祖的领地, 尹铎又 宽厚爱民,百姓一定会跟我同心协力。”他们就逃到了晋阳。 智襄子统率三家联军包围晋阳,并挖开汾水,引水淹没城墙。然而城里 的百 姓却丝毫没有背叛的想法。 智襄子乘坐战车巡察水势,魏桓子驾车,韩康子在旁边保护。智襄子得 意地 说:“我现在才知道,原来水也可以让别人的国家灭亡。” 魏桓子听了,用胳膊肘偷偷捅了一下韩康子,韩康子也轻轻踩了一下魏 桓 子的脚。两人同时会意:这么说来,智襄子也可以用汾水淹魏的安邑城,用 绛水 淹韩的平阳城了。 智襄子的谋士絺(chT)疵提醒他说:“韩、魏两家一定会谋反,您要小 心啊。” 智襄子问:“你根据什么判断的?” 缔疵说:“根据发生的事情就可以判断。我们统率韩、魏两家的军队攻 打赵 家,赵家灭亡后,灾祸一定会波及韩、魏。本来互相约好打败赵家以后,三 家平分 赵家的土地。现在城墙快要被水淹没,城里的粮食也吃得差不多了,靠人肉 马肉 苦苦支撑。赵家快要灭亡了,韩康子和魏桓子眼看就能分到土地,却一点儿 也没 有显露高兴的样子,反而愁眉苦脸的,这不是要反叛是什么呢?” 第二天,智襄子把缔疵的话转告给韩康子和魏桓子,他们赶紧解释说: “缔疵 这人专讲别人坏话,其实他才真的是想帮姓赵的说话,好让您怀疑我们的忠 诚. 来动摇您攻打赵家的决心。您想,我们怎么会不愿意马上分到赵家的土地. 反而 要去做些会带来危险而且不可能成功的事呢?” 两人告辞离去以后,缔疵走进来说:“主公为什么把臣子的话告诉他们 两个?” 智襄子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缔疵回答:“我看到他们出去时,对我仔细端详,而且步履匆忙,就知 道他们 的心意了。” 智襄子最终还是没有听从缔疵的劝告。缔疵为了避祸,就向智襄子请求 出 使齐国。 赵襄子派宰臣张孟谈偷偷出城,去见韩康子和魏桓子。张孟谈说:“我 听说唇 亡齿寒。现在智襄子带着韩、魏的军队攻打赵家,赵家如果灭亡了,那韩、 魏跟着 也迟早会灭亡的。” 韩康子、魏桓子说:“我们也知道,打算背叛他。但是担心事情还没成 功.计 划就已泄露,那我们就要大祸临头了。” 张孟谈说:“计划从你们两位的嘴里说出来,只有我的耳朵听见,有什 么好 担心的呢?” 于是韩康子、魏桓子就暗中与张孟谈约好了行动的时间,然后把张孟谈 送 出去。 到了约定的时间,赵襄子派人在夜里杀死守护堤坝的官吏,决开堤坝放 水 冲智襄子的军队。智襄子的军队忙于救水,乱成一团,韩、魏两家乘机从侧 翼进 攻,赵襄子也率领士兵冲击智襄子的前军,一起打败了智襄子的军队。 于是他们杀死智襄子,并把智氏家族全部诛灭。只有智果因为已经分家 .另 外立了辅氏而得以保全。 从此韩、赵、魏三家共同把持晋国国政。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 年), 周王下令赐予三家诸侯称号,韩、赵、魏三国独立,晋国灭亡。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