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爱我请你帮帮我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望子成龙、吩女成凤, 几乎是所有家长的共同愿望 。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积极 向上、热爱学习,成为一个 优秀的学生、令人骄傲的好 孩子。可是,在实际生活中 ,家长眼里的孩子总是不够 优秀,让人失望。 有一个初二孩子的家长 ,每次看到孩子的考试成绩 都气得大发雷霆。她伤心地 对我说:“如果可以,我都 恨不得帮他去考试了。” 我建议她去找老师要一 份同样的试卷,当着孩子的 面重新做一遍,结果她做试 卷的成绩只比孩子多了3.5 分。孩子看到妈妈的分数, 当时就委屈地哭了:“你以 为学习那么容易吗?” 因为我们的升学考试都 是分数淘汰制,所以,好多 家长的眼里只有分数。孩子 考80分,认定孩子不努力, 非常生气;孩子努力学习考 了90分,家长会说:“你看 ,我说了努力就会有好的成 绩吧,如果你再努力一些就 能够考满分了。”孩子再努 力,考了95分,家长好着急 :“你看你看,就错了一道 题,上课没好好听老师讲课 吗?”孩子认真听讲再努力 ,果真考了99分的高分,家 长好遗憾:“唉,就错了一 个标点符号,你怎么总是这 样粗心大意?”孩子终于拿 回来了100分的试卷,家长 的心里不管有多么开心,脸 上依然紧绷着警告孩子:“ 不要骄傲哟,一定要保持住 。” 可是,有谁能次次保证 满分呢?所以,孩子立刻泄 气了:原来,不管我考什么 样的成绩,你们都不满意。 那么,我按照你们的要求努 力学习还有什么意思呢? 有的孩子很失望,学习 变得被动、消极;有的孩子 很愤怒,对家长的说法不再 轻易相信;有的孩子因此失 去信心,开始破罐子破摔、 自暴自弃,再也没有努力学 习的动力和激情了…… 当然,现在也有一些特 别赞赏“素质教育”的新型家 长,又走进了另一个极端, 反复对孩子强调“分数不重 要”。 有个11岁的男孩子跟着 妈妈来上我的课程。妈妈对 我说,孩子这一个学期已经 是第三次不想去上学了,她 认为孩子应该有什么心理问 题,所以带来上心理学的课 程。 我问孩子不想去学校的 原因,他笑嘻嘻地说:“我 不想去学校,在学校里面的 学习没有意思,跟着妈妈在 这里学习才有意思。”我问 他:“那么,我讲的心理学 的内容,你能听得懂吗?” 他摇摇头说:“有好多好多 听不懂。”我对他说:“学校 里老师讲的学习内容,都是 你能听得懂的,听得懂才会 觉得有意思,而我这里讲的 绝大多数都是你还听不懂的 ,听不懂有什么意思?”他 回答不上来,呆呆地看着我 ,犹豫了一阵又说,老师不 喜欢他,同学们也不愿意跟 他玩,他的学习成绩很差, 有好几门功课都是考二三十 分…… 我问他:“你觉得考这样 的成绩正常吗?”他很不以 为然地说:“我妈妈说,分 数不重要。”我说:“你自己 觉得分数重要吗?还有,老 师和同学们觉得呢?是不是 分数考太低老师才不喜欢你 呢?”他又愣住了,不知如 何回答。 是啊,如果分数不重要 ,老师为什么不喜欢我?同 学们为什么嫌弃我?如果分 数不重要,怎么能够知道孩 子们学到了什么样的知识内 容?如果分数不重要,为什 么升学还要看分数排名?如 果分数不重要,考大学的时 候如何选拔录用?…… 结果,这个孩子的妈妈 第二天来问我究竟给孩子说 了什么,因为昨天晚上孩子 突然提出来,以后要去学校 上课。 提倡或者坚持素质教育 ,并不是让孩子放弃对基本 知识的学习和吸收,而是要 根据孩子的成长特征和天赋 潜能,因材施教,用更灵活 的教学方式,引导孩子对知 识和未知的探索欲望,有效 提升孩子整体素质的全面发 展。 我们应该让孩子明白, 分数很重要,因为它可以随 时检验我们学会了多少知识 ,学懂了多少内容,需要从 哪些方面去提升,因为我们 现在所学习、积累的知识, 就是决定未来能够站在哪个 人生台阶上的基础。当然, 一次、两次或者几次的成绩 考差了,并不代表我们未来 的人生都不好了,只是给了 我们机会可以修正得更好。 这几年,在我给成人讲 课程时,总能看到很多孩子 被家长带进课堂,从3岁到 18岁不等。经常有学员问我 ,为什么跟我接触过的孩子 并没有咨询学习的事情,回 家后却都会在学习上面更用 心了? 因为我一直认为,最好 的教育方式,应该是注重激 发孩子做事的兴趣、意愿与 动力。成年人只需要分享自 己的经验,让孩子从中学习 判断,好的经验可以借鉴, 不好的方面可以避免,然后 发展出属于自己独特的风格 和模式。 比如,前一段时间我带 领团队去旅游休假,其中有 人带了正在上小学一年级的 儿子。他妈妈特意给他带了 暑假作业,可是每天游玩都 很累了,孩子晚上并不想写 作业。我选择了支持孩子, 所以,我们只是每天在车上 的时候,引导他跟大家以游 戏的方式背诵古诗,其他的 时间,都可以尽情地享受大 自然的美丽风光,开心地玩 耍。 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