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风花满檐(中国古典诗文札记)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下扬州和到故人庄的盂浩然 一、烟花三月下扬州“故人西辞黄鹤楼,烟 花三月下扬州。”当孟浩然喝罢李白的饯行酒,就 登舟起锚,扬帆扬州,一叶孤帆就从李白江涛汹涌 的眼眸中淡到碧空。可以肯定的是,古代帆船毕竟 不是当代游艇,帆悬得再高,桨划得再勤,船速也 是有限的,注定孤帆远影的是一条寂寞漫长的旅程 。果然,孟浩然白昼与涛声为伍,夜晚与江月做伴 ,“时时引领望天末”,脖子都望酸了,还没望见 扬州的倩影;“移舟泊烟渚”时生发一些愁怨,也 是难免,一任明月照耀无眠的船舷。 好在李白的目光一直深情他的帆影,“眼看帆 去远,心逐江水流”。当孟浩然的小舟,夜泊“众 鸟高飞尽”的敬亭山下,“山泊敬亭幽”的他可知 ,敬亭山正是李白相看两不厌之地;而且八百里皖 江,随处可见老友晚年的仙姿,——桃花潭的酒香 、南陵的诗句、宣城的歌声、秋浦河的白发、牛渚 河的感慨、天门山打着旋涡的涛声。比李白早逝二 十二个年头的孟浩然应当不知,但“江清月近人” 倒像是一句谶诗。现在潮平两岸阔,孟浩然“风正 一帆悬”。 至于到扬州结局如何?仅看他后来写的醒目的 一句诗:“维扬忆旧游”,一个“忆”字就还惦记 着这次难舍的旧游,以致“还将两行泪”,“为我 达扬州”,可见满载了一船的友情。但很快他孤帆 就驶离长江水道,停泊老家鹿门山的怀抱,“人随 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从此过着屏蔽的 世俗生活。“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不知是否“为了一个浪漫的理想,为着对古人的 一个神圣的默契而隐居”(闻一多《孟浩然》), 反正引来老友李白的赞誉: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是啊,对“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的孟夫 子来说,早年“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一联轰 动京城;还是“不才明主弃”,从此就像李白一样 ,再也渡不到政治的彼岸……这些都像落花,凋谢 昨夜的风雨;唯有友情的春鸟,才配吵醒他的春梦 ,——当他接到友人的邀请函,就在叽叽喳喳的鸟 鸣中,去接友情的地气。 二、邀我至田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此诗是孟浩然的代表作《过故人庄》,着重写 农家一日游,到朋友家喝酒之情景。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首联写“至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