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文版)/世界经典文学名著系列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文版)/世界经典文学名著系列
作者: (美)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译者:许敬//耿小辉//徐亚
出版社: 知识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17.60
折扣购买: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文版)/世界经典文学名著系列
ISBN: 9787501593484

作者简介

菲茨杰拉德(1**6-1940),20世纪美国*杰出的作家之一,“爵士时代”代言人,“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1920年因长篇小说《人间天堂》的出版声名鹊起,开始在美国文坛崭露头角。1925年,《了不起的盖茨比》问世,奠定了他在美国现代文学**的地位。1934年,发表生前*后一部长篇小说《夜色温柔》,亦被视为爵士时代经典文本。学术界评选20世纪百年百部英语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位居第二。

内容简介

**章 在我年纪轻轻、涉世尚浅的时候,父亲曾经教诲 过我一句话,这句话至今仍萦绕在我的脑海里。 “每当你想要批评别人的时候,”他对我说,“ 要记住,世上不是每个人都有你这么好的条件。” 他没再说别的,但是由于我们能够做到心照不宣 ,因此我明白他的话大有深意。从此,我便习惯于保 留对他人的所有判断。这个习惯让许多有古怪性格的 人愿意向我敞开心扉;同时,也让我成为一些爱发牢 骚、让人讨厌的人的*害者。如果正常人有这种特质 ,心理异常的人就会很快觉察到,并对此抓住不放。 这一点,让我在大学里被无辜地指控为政客,因为我 私下知道一些放荡的、不知名的人的秘密的伤心往事 。大多数的秘密都不是我打听来的——每当我通过某 种确凿无误的迹象觉察到又一次倾诉衷情即将呼之欲 出的时候,我常常假装睡觉,或若有所思,或表露出 不友善的轻佻态度。因为青年人所倾吐的衷情,或者 至少他们表达这些衷情所用的语言,通常是具有剽窃 性的,而且多有明显的隐瞒。保留评论是一种理想状 态。我现在仍然担心会有什么闪失,唯恐一不小心忘 了那条忠告,那条父亲带着优越感揭示过的,我现在 又带着优越感重复的忠告:基本的道德观念在人出世 的时候就不是一样的。 对我的宽容进行如此一番炫耀之后,我得承认宽 容也是有限度的。行为可能建立在坚硬的岩石上,也 可能建立在潮湿的沼泽中,但是一旦超过了某个限度 ,我就不在乎它是建立在什么上面了。去年秋天,我 从东部回来的时候,我想我希望全世界的人都穿上* 装,并且永远在道德上保持一种立正姿势。我不想再 沉溺于喧哗糜烂的游乐中,也不想再窥探人的内心世 界。只有盖茨比,也就是赋予本书书名的那个人,在 我的反应范围之外一盖茨比,他代表我真心鄙视的一 切。如果人格是一系列连续不断的成功姿态,那么他 身上就有闪耀的壮丽绚烂,他对人生前景具有高度的 敏感性,就像一台能够测知万里之外地震的精密仪器 。这种敏感性和通常被誉为“创造性特质”的那种优 柔寡断的感*性毫无关联——它是一种让希望永驻的 非凡天赋,一种富有浪漫主义的敏锐。这种气质是我 在其他任何人身上都从未发现过的,今后也不大可能 会再次发现的。不——盖茨比的人生结局倒是无可厚 非的;使我对人们短暂的悲伤和瞬间的欢愉一时失去 兴趣的,却是那些吞噬盖茨比心灵的东西,是在他的 美梦破灭之后随之而来的污浊的灰尘。 在这个中西部城市里,我家已经兴旺发达了三代 。卡拉韦家族也称得上是一个世家。家族里有一个传 说,我们是巴克卢公爵的后裔,但是我们这支的实际 创始人却是我祖父的哥哥。他在1851年来到这里,找 了个替身去参加内战,然后开始做起了五金批发生意 ,我父亲**仍然在经营这个行当。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位伟大的伯祖父,但是据说我 长得像他——特别有挂在父亲办公室里的那幅板着脸 的画像为证。1915年,我毕业于纽黑文学校,刚好是 父亲毕业四分之一个世纪之后。不久我就参加了被称 为“延迟的条顿民族大迁徙”的**次世界大战。我 **享*反*的快乐以至于退伍之后感觉无聊至极。 中西部不再是温暖的世界中心,现在看起来倒像是宇 宙破败荒凉的边缘——于是我决定去东部学习债券生 意。我认识的每个人都在从事债券生意,所以我觉得 它可以再多养一个单身汉。于是,我所有的姑姨叔伯 就像帮我选择预科学校一样讨论着这件事,*后才非 常严肃而犹豫地说:“呃……那就……这样吧。”父 亲同意赞助我一年的费用。几经耽搁之后,我于1922 年的春天来到了东部,我想,自此一去不复返了。 实际上,我应该在城里找个房子住宿,但是那时 天气暖和,而我又刚刚离开有着宽阔*坪和怡人树木 的故乡,因此当办公室里一个年轻人提议我们俩在近 郊合租一套房子的时候,我觉得那真是一个好主意。 他以月租金八十美元的价格找到了这座饱经风雨侵蚀 的木板平房,可是,就在*后时刻公司把他调去了华 盛顿,我就只好独自一人搬到郊外去住了。我养了一 条狗——至少在它跑掉之前我养了它几天——一辆旧 道奇汽车和一名芬兰女佣,她帮我收拾*铺、烹饪早 餐,在电炉上*作时,还会嘟囔着芬兰的名言警句。 *初几天我感到孤单,直到**早晨,一个比我 *新来乍到的人,在路上拦住了我。 “到西卵村怎么走啊?”他无助地问道。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