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寓言精选(青少版)/影响孩子一生的国学典藏书系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高山流水 春秋时期,有一对知己,叫做俞伯牙和钟 子期。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二 人因此而交好。 有一次,伯牙来到泰山北面游览时弹奏一 曲,以表达对高山的情感,钟子期闻声而来, 发现了伯牙,赞叹道:“好一座巍峨无比的高 山啊!”伯牙又钟情于流水,隐情在旋律之中, 立即演奏一支表达对流水之情的曲子,钟子期 听后,又在一旁鼓掌称绝:“妙哉,琴声中描 绘了一条浩浩荡荡的大河!” 伯牙每奏一支琴曲,钟子期都能听出它的 意旨和情趣,这使得伯牙惊异万分,感叹地 说:“您听琴的水平实在是高超,您所描绘的 跟我心里想的简直是一模一样!我的琴声怎能 逃过您的耳朵呢?” 于是二人互为知己,约好第二年在此论琴。 伯牙如期而至,钟子期却不见身影。当伯牙得 知钟子期不久前因病去世后,伤心欲绝,摔坏 了自己心爱的古琴,并发誓从此不再抚弦弹奏。 寓言小提示:人之相知,贵在知心,人生 得一知己足矣。有一个好的知己,对人的一生 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纪昌学射 古时候有一位远近闻名的神射手,叫飞卫,他的 射箭技术在方圆百里都无人能敌。 有个叫纪昌的人,想拜飞卫为师,飞卫对 纪昌说:“如果你真的想学射箭,首先你需要 学会不眨眼,当你真正做到了不眨眼后,才有 可能学到真正的射箭功夫。你先去学不眨眼吧, 等你学会了不眨眼后再来找我。” 纪昌听了老师的话,通过看着织布机来锻 炼不眨眼的功夫,从此妻子每天织布时,纪昌 都会拿个小板凳坐在织布机旁边,两眼一眨不 眨地直盯着妻子织布时不停踩动着的脚踏板。 纪昌就这样,一看就是一天,几年过去了他从 未间断过,终于练成了不眨眼的功夫。 飞卫继续给纪昌上第二课:“如果你能练 到看到很细小的东西像看到大的东西一样,把 隐约模糊的东西都能看得像明显的东西一样, 你就成为好箭手了。你现在就开始去练眼力, 等你练到了我说的那个程度再来找我。" 纪昌又一次回到家里练习。从此他开始天 天目不转睛地看着用头发拴着的小谷粒,两年 过去了,他一直看着的那颗小谷粒好像大了好 多,已经不是那颗两年前挂起的谷粒了,现在 看起来有洗衣盆那么大,头发也像绳子那样粗 了。这时,纪昌再看别的东西,全都变大了, 看模糊的东西也不再模糊了,都好像变得很清 晰。 纪昌觉得自己已经达到了老师所说的境 界,于是,他高兴地拿上早已为自己准备好的 强弓和利箭,目不转睛地瞄准那颗仿佛有洗脸 盆那么大的谷粒,将箭射了过去,箭头恰好从 那颗小谷粒的中心穿过,而那根悬挂谷粒的头 发却没有被射断。这时,纪昌高兴得手舞足蹈, 同时也明白了老师让他练不眨眼和眼力这两样 功夫的原因。 飞卫听了纪昌的这一喜讯后,深感欣慰, 拍着纪昌的肩膀说:“对于射箭的妙诀,你已 经全部掌握了!” 寓言小提示:无论学习什么技术,都应先 打好基础,循序渐进,从浅入深,由低到高, 才能逐渐把技艺学到手。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