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再次拿起书(精)
作者简介
艾伦?雅各布斯(Alan Jacobs) 美国贝勒大学荣誉项目人文学科杰出教授、宗教研究系常驻教师。 著有:《纳尼亚传奇:C.S. 刘易斯传》、《原罪:文化史》和《阅读的神学》。 他关于文学、文化的评论作品广泛刊登于《波士顿环球报》、《美国学者》、《牛津美国》等。
内容简介
1、请暂时忘记正确的阅读方式,先问问自己为什么要阅读。 2、我并不喜欢把阅读跟沉重的责任搅到一起。 3、去读那些能带给你快乐的东西,且不要怀有任何愧疚。即便你是那种少见的、只能从人们称之为巨著的作品中获得乐趣的人,也不要只把这类书当作你唯一的精神食粮。如果你天天都去最高档的餐厅吃饭,也会腻味的。 4、读完《纳尼亚传奇》或者狄更斯的全部小说,当同类作品和优质续作也无法满足你的阅读需求后,你不知道该再看点儿什么。有一种非常简单的权宜之计:我们可以暂时将注意力转向“上游”而不是“下游” —— 转向那些启迪了托尔金、奥斯丁的作品,而不是盯着模仿、续写他们书籍的作品。 5、阅读能否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简而言之,答案就是:不,它不会。但如果你真的很想成为一个更好的人,阅读可以在很多方面为你提供帮助。 6、书籍的一个奇妙之处就在于,它们不会被惹怒或者轻视人。它们会耐心地承受你的各种审视,而且你读得越仔细、越认真,它们会呈现出的秘密就越多。就好像它们要求你提出疑问,做好了接受审查的准备。 7、我觉得,即使是抱有批判态度的读者,只要他的意见真的具有建设性,也要胜过那些欣赏一本书,却完全被动的读者。 8、阅读富有挑战性、复杂难懂的书时,手头没有笔会让你错失一次意义重大的互动 —— 如果能记下这些互动,将来你自己会从中受益的。 9、记号笔可以让你轻松而又迅速地标记一段文字,但你只是给它涂上了一种明亮的颜色;而这个过程的轻松和迅速与我所推崇的那种互动是相抵触的。有了记号笔,你可以在你自己还没来得及想清楚为什么要标记的时候,就已经把一段文字涂完了。虽然你也许可以在书页边缘加上一个问号或者叹号,但你跟书的互动还是非常有限。 10、阅读的内容和方式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你翻完一本书的速度。阅读的初心应该是跟其他人的思想交流碰撞,不应该沉溺于自己的想法之中。 11、更可怕的是那种类似《一生不得不读的1001 本书》的东西。它完全偏离了阅读应有的那种随心所欲的乐趣 —— 人生苦短,书单漫长,如果你真的按照书中所列的单子一本一本去啃,那么你恐怕会从此视阅读为苦差,一点儿也不觉得好玩了。 12、我相信人们快速地读书,是因为他们想要的不是阅读本身,而是“读完了”这个结果。他们把阅读简单地理解成了一个从书中摄取信息,并将之储存到大脑里的过程。 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一点:很多书都是你看得越快,就会越觉得它们没有意思。 13、电子书阅读器不可能成为所有需要培养更强更持久注意力之人的灵丹妙药,但我认为我的经历说明了一件事:视科技为阅读的敌人,这种想法并不合理。 14、那些刚刚开始阅读训练的人,不需要因为读的书不是名著,或者一次只能集中精力看几页书而羞愧。就让他们从阅读短篇小说或短文开始,朝着需要集中注意力更久的文章努力。 15、很多具有重要价值的体验都要求你停下来。停下脚步,停下谈话,停下浏览网页,然后亲吻你深爱的那些人或物。 16、有些书是不需要运用本书所推崇的那种耐心和细心去读的,有时候你可以草草浏览书籍,仅仅浅尝,而不深思,而且也很有必要这么做。 17、教育几乎从来都不意味着教导孩子、少年或者青年怎样运用持续深入的注意力,带着欣赏去解读那些又长又难的文字作品。它一直以来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航行工具” —— 为他们提供足够的知识,从而帮助他们在以后的人生中闯出自己的路。 18、较之阅读一本不熟悉的书,重读一本书经常会带来一种更为重要、更为戏剧化,而且,没错,更为新鲜的体验。重读可以无关喜恶,而是被一种未完成的感觉驱使,觉得一本书里还有更多你没有接收到的信息。 19、作为成年人,我们的目标不是热爱所有的书,也不是只去热爱某一类特定的书,而是在自我允许的有限范围内,尽可能广泛地阅读书籍。 20、我认为与其按照书单和计划读一本确定无疑的好书,还不如信马由缰地读一本平常无奇的书。为什么不呢?说到底,曾几何时我们压根无法选择自己要读的书,它们都是不期而至的,对我们来说全然陌生,从爱人的手中传递给我们。 如果你总是在碎片阅读→这本书帮你→放下手机拿起书 如果你很久没有拿起书→这本书帮你→找回高中时课本底下偷看小说的兴致 如果你想跟读书人聊聊→经由这本书→一位钻研阅读的文学老教授正等着你开口 如果你只是想装点书柜→经由这本书→它足够精美,足以装点,但你可能会有些新的主意 ◆上市八年,四次再版,口碑相传的高分私藏。 ◆不要再迷信高大上的书单了,阅读的核心是:乐趣!乐趣!! ◆梁文道真正践行的阅读法!曾撰写《谈谈我的看书方法》专文推荐 “阅读”有意思的地方,是让你觉得快乐,这难道不是最重要的一个起点吗——梁文道 ◆重新唤起阅读欲!本书中文简体第二版真实读者评价—— 读完之后唤起了我的阅读欲,很适合抛弃阅读习惯又想重新拾回阅读的人。 ◆写透了读者心声!本书中文简体第三版真实读者评价—— 梁文道在《读者》里体现了读书人的书虫性质,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里讲述了专家学者的阅读方法,而《如何再次拿起书》刚好介乎其间,说出我们这些普通读者的心声。 ◆你所羡慕的那些会读书的朋友的阅读宝典—— “在书店看这本书竟然看上瘾了” “一边猛点头一边读完” “我在想,要是作者是我高中或者大学的老师该多好啊:)” “有趣不陈腐,回答了自己好多问题” “重读后,启示录式地茅塞顿开” “一本阅读者的情书” ◆与其按照书单或计划读一本确定的好书,不如信马由缰地读一本令你愉悦的书 ——在如今有关阅读的种种担忧和慌乱中,雅各布斯给了我们迄今为止最好的解答